《麥哨》教案
教材分析《麥哨》是人教版新課標第八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鄉下人家》《牧場之國》分別介紹了中外典型的鄉村田園風光,《古詩三首》體會田園詩情,《麥哨》是本單元最后一篇,在這里,作者滿懷喜悅之情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無拘無束地玩耍嬉戲的情形,本課文質兼美,許多語句值得學生品味積累。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感受田園風光的美好和孩子們生活的快樂;二是感悟作者語言的優美。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 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受鄉村孩子生活的快樂,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
(3) 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2、過程與方法
(1)以讀代講、以讀求悟。
(2)通過感悟和積累優美的詞、句、段,培養學生的語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鄉村孩子歡快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鄉村孩子無拘無束的快樂生活,品味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法與學法激趣導入法、朗讀感悟法、自主感悟法
教學策略
本節課我始終圍繞著“讀”展開教學,有疑問時,多讀則茅塞頓開;有感悟時,多讀則理解深入;品味語言時,多讀則朗朗成誦;從而充分調動教與學兩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體現了以情感為主線,以閱讀為手段的教學思想。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欣賞田園風光,學生談感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測認字情況。
3、快速瀏覽全文,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怎么描寫的?從中感受到什么?
三、找句子: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質疑:孩子們為什么那么快樂?
四、細讀課文,品味語句
學習第4自然段,感悟田野的美麗。
(1) 自由讀本段。
(2) 品味句子,全班交流感情朗讀。
句1、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了子。
句2、麥田換上了耀眼的淺黃色新裝。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富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3) 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
(4) 小結。2、學習5、6自然段,感悟孩子們生活的快樂。
品味句子,感情朗讀
句3、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4)看圖說話
(5)感受“茅茅針”的甘甜(6)解答問題:孩子們為什么那么快樂?
五、老師總結。
六、拓展延伸
自主閱讀《可愛的草塘》
板書設計
24、麥哨
田野 美麗
孩子 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