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分析: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明確寫作方法。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1、喜愛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方式,對網絡下的學習環境比較熟悉,具有自學能力,能自主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和閱讀。
2、學生能夠自主識字,掌握生字的寫法。
3、大多數學生樂于體驗實踐,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學資源準備
1、多媒體網絡課室。
2、小學四年級下冊人教實驗版語文教材。
3、專門為本課制作的ppt課件。
四、教學思路介紹
本課時學生通過自讀課文,掃清生字詞的障礙,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概括小標題的方法,理清文章脈絡。抓住中心句“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明確文章的寫作方法是由分到總的寫法。
五、教學過程:
(一)形象導入,揭示新課。
資源準備:圖片
1、低矮的磚瓦房、小河里暢游的鴨鵝、穿著樸素的人們
2、你看到這些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3、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所了解到的鄉下生活是怎樣的。
4、過渡:有一位叫陳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細膩、優美的筆觸,為我們具體地描述了鄉下人家的生活,你們想去看看嗎?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1課,一起走進鄉村生活,一起領略它那份獨特的美。(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興趣,在頭腦中對鄉下人家有初步印象。
(二)自主閱讀,掃清字詞障礙
資源準備:出示生字、生詞。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2、課件出示生詞,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3、對于“裝飾、樸素、照例、和諧”等詞要作了解。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掌握生字詞,能夠讀通課文,為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三)了解全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資源準備:留言板、ppt課件
1、齊讀課文,文中哪一句話寫出作者對鄉下人家的整體感受?
2、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3、理解:“獨特”是指“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迷人”是說“吸引人”,這句話是說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4、鄉下人家到底擁有怎樣獨特、迷人的風景呢?課文哪里進行了描述?(課文第1——6自然段)
5、總結寫法:由課文可以看出,全文采用由分到總的寫法。
6、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課文描寫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
7、在留言板中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場景內容。(不局限一種答案)
8、全班交流,并整理出板書。
長藤綠葉瓜架,
春雨竹筍鮮花。
雄雞悠閑自在,
小橋流水戲鴨。
夕陽鳥兒如畫,
紡織娘高唱甜蜜,
最美鄉下人家。
9、自由讀課文,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鄉下人家迷人、獨特之美的語句做上記號,在旁邊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讀一讀,在腦海中勾畫那美麗的畫面。
10、小結
《鄉下人家》以細膩、流暢、自然的文筆,為我們描繪了鄉下人家的美好生活,鄉下到底有多美,下面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