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場之國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讀通課文,初步學會用關鍵詞概括自然段的內容。
2、通過重點語段的自學品讀,感受荷蘭自由、和諧的田園風光。
3、通過優美語句的品讀,體會其表達效果并能有效地積累。
教學重點: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品味優美語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初識荷蘭
1、欣賞風車、郁金香圖片,師解說:這里是風車的故鄉,這里是郁金香的王國,也是花的王國,這里一條條運河縱橫交錯,這里,碧綠草原上,藍天白云下,生活著快樂的牛羊,飛奔著自由的駿馬。你們知道這是那個國家嗎?(荷蘭)課前,同學們預習過今天要學的課文,誰來說說荷蘭牧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交流)
2、出示總起句:“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為什么被稱之為“牧場之國”呢?今天我們就跟隨捷克作家卡爾.恰彼克走進位于歐洲西北部的荷蘭,一起去欣賞那里獨特的牧場風光吧!請同學們拿出手,跟老師一起來書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明確閱讀要求,制定學習目標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105頁,先去讀一讀學習提示,想想這節課我們要完成什么學習任務。請生回答。
三、勾勒異國風光
1、師:明確了學習目標,咱們就開始今天的荷蘭牧場之旅了。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描繪了荷蘭牧場的哪幾幅畫面,試著分別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說一說。(出示學習要求)同學們明白了嗎?
2、從學生回答中提取關鍵詞板書
(預設板書:花牛吃草、駿馬飛馳、牲畜同樂、夜晚寧靜)
3、整體印象:同學們讀了課文,留下了四幅畫面,老師讀了課文,留下了兩個詞語,草原的(板書:遼闊無垠),動物的(板書:悠然自得)我們也來讀讀吧。(不夠遼闊,不夠悠然,再讀一次)。指板書,引導學生說:瞧,在牧場之國荷蘭,牛群悠然自得地在遼闊無垠的草地上吃草,駿馬悠然自得地在遼闊無垠的草地上飛馳,動物們悠然自得地在遼闊無垠的草地上同樂,夜晚,悠然自得的動物歸圈了,遼闊無垠的草原寧靜了。難怪作者一次又一次地發出感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在作者的筆下,一段段文字化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今天我很想給大家把這幅畫畫下來,好嗎?
四、品讀“牛群吃草圖”
聽老師的朗讀,每個人在頭腦當中用想象畫了一幅畫,世上最美的畫在哪里?(心里)因為這幅畫是用你的想象畫出來的(板書:想象),(生讀:想象),你想它多美它就有多美,讀這樣美的文章就需要豐富的想象。
這么美的畫,光看還不行,咱們得走進字里行間去好好感受、細細體會。請同學們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牛”點撥設計]
1、分句指導朗讀
句一: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尊嚴。
(1)感悟“專注”
a、專注是什么意思?換個詞?
b、它們可能會在思考什么呢?
c、這老師就不明白了,為什么它們能這么專注地吃草呢?難道就不怕人來打擾他們嗎?
(2)體會擬人、比喻的表達效果
(3)好一幅牛兒吃草圖啊,咱們一起來合作讀好這個句子。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