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教案
“雄雞聳著尾巴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儼然一位將軍在閱兵,斗志昂揚,又如同一個盡職盡責的丈夫在保護自己的家人,守護著自己的家園,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實際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教師適當點撥、不可越俎代庖,讓學生的思維緊跟著教師的指揮棒走。)
4、品味語言感情朗讀,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試著有感情的朗讀。
[設計意圖:感情朗讀是學生感悟文章內容,抒發情感的途徑,又是反饋學生是否理解內容,體會情感的有效方法。]
四、布置綜合性學習任務
1、讀了這篇課文,你是否感受到了鄉下生活的詩情畫意?讓我們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學習活動,加深對我們農村生活的了解。
2、讀讀書中的提示,以小組為單位商量、制定自己小組的活動計劃。(如鄉村風光繪畫展、收集本地各種農作物生長的資料、調查當地人生活的變化等等)
3、交流匯報各組活動計劃。
4、教師統籌安排,確定活動日程。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把在語文課上學到的能力,也在實際運用中得到鍛煉,課內的學習在課外得到延伸。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板書設計:
21 鄉下人家
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無論何地、無論何時和諧自然
教學反思:
《鄉下人家》這篇課文如同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那房前順著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綠的藤蔓,門前空地上依著時令開放的鮮花和屋后伴著春雨從土里探出頭來的嫩筍,那覓食的雞群,那嬉水的小鴨,那鄉下人家在門前的樹陰下邊吃晚飯,邊閑話家常,其樂融融,夜里伴著紡織娘美妙的歌聲甜蜜進入夢鄉……這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在和鄉下人家促膝談心,一起享受鄉下人家生活的樂趣。全文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喜愛鄉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教學伊始,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他們較熟悉的鄉村生活場景,以此來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接著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并進一步探究,找出文章的主旨。然后,引導學生深入朗讀課文,品味語言。教學時,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研讀課文,邊讀邊想像畫面,邊體會文字所描繪的意境。接著采用分組、集體交流的方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最后,布置綜合性學習任務,讓學生有計劃地走進自己熟悉的鄉村,體驗鄉村生活,為后面“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的學習作好準備。在實際教學中,基本上完成了預定安排,但學生交流時的方式、語言顯得單一,課堂也顯得有些亂,要進一步提高臨場調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