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內容,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尤其是“父親”和“溫迪”的語言描寫,體會作者一家人以死后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快樂和驕傲的高尚情操。
2、培養關心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2008 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當時我們每位同學、老師及社會上很多有愛心的人為他們捐款捐物奉獻愛心,才使得今天四川的兒童重返校園、四川人民重建家園,這都是因為人人心中充滿一顆愛心。愛是永恒的話題,今天讓我們走入課文《永生的眼睛》感受琳達一家人的愛心之旅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感受作者一家人奉獻了怎樣的愛。(交流)
(預設:父親按他們生前的約定捐母親的眼角膜、我捐父親的眼角膜、溫迪準備捐眼角膜……
三、自讀自悟,品析感悟
1、請同學們結合課前導讀梳理一下今天要解決哪些問題?(交流)
出示閱讀思考:
(1)畫出文中深受感動的語句,并在旁邊批注。
(2)說說作者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做標題?
2、先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解決第一個問題。
過渡:從大家剛才自讀課語文找語句的時候,老師感覺你們非常認真,誰先來把自己找到的語句和大家交流交流。
3、交流感動的語句
1)抓住父親的語言描寫(自由調控)
句子一:“你能給予他人的……那么我們的死也是有意義的。”(引導抓關鍵交流體會)課文中提到的有意義的死是什么呢?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認為怎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師: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描寫的句子感受父親的愛心,正好抓住本課訓練重點。
小結:可見,這是一位關心他人,為別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父親。請你帶著平靜的關心他人,為別人著想語氣讀一讀吧!(生讀)
過渡:父親還說了什么話?
句子二: “如果一個盲童……那有多么美妙!”
句子三: “想想看……又會多么驕傲。
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把你的感受容入句中讀一讀吧。
充分發揮想象,父親的眼角膜在一位位盲人身上發揮著怎樣的作用?(交流)
請你讀出父親的美妙,讀出父親的驕傲來吧!(生讀)
2)、深刻體會父親的話
讓我們把父親的話連起來讀一讀。
父親曾平靜地對我說:“……”
父親曾愉快地對我說:“……”
父親曾驕傲地對我說:“……”
你認為自己讀的最好的一句讀給在座的老師同學們聽一聽(交流品讀說一說: 父親曾( )地對我說(“ ”)。
3)交流感受“驕傲”的真正含義
(生說)“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驕傲。”
(1)、對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2)、外公是因捐眼角膜而讓溫迪感到驕傲,想想溫迪為母親驕傲的原因是什么呢?(板書:勇于奉獻、)
(3)、你能讀出驕傲的語氣嗎?
4、通過理解課文中的語句,下面你們四人小組共同探討解決第二個問題。說說作者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做標題?(交流)(時間、精神)
過渡:讓我們全體起立深情的讀一次課題以表對他們一家人的敬意(生齊讀課題)
四、回歸課文感受課文對我們的影響。
1、同學們,讓我們帶著你們的感動之心,再一次走入溫迪一家人的偉大無私的故事。(放flash動畫)
看完動畫,你想對他們中的誰說些什么?
五、回顧課文作者是在課文中多次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語言、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