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一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wèi)和平;最后,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zhàn)爭!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教學難點是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qū)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和的觀念.
二,說教法:
這是一篇書信體文章.信中飽含著一個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情感,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lián)系起來.語言樸實,情感強烈,讀之催人淚下.但長期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中的孩子,較難體會這種情感,因此,我在教學時注重:
(一)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與教學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
首先是利用下載的圖片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因為學生們均來自農(nóng)村,信息資源渠道狹窄,閉塞,對于世界局勢可謂是一無所知.教師把遠程教育資源經(jīng)過選擇,整合,加工后再現(xiàn)情景,讓學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勢,從內(nèi)心深處先喚起他們對戰(zhàn)爭的憤恨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之情.
其次,根據(jù)新課標理念,教材和學生實際,對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進行適當選用:利用圖片,數(shù)字等資料為學生提供鮮活的大量系統(tǒng)的事實資料,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 世界并不太平",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也更準確地理解"世界并不太平",更易激發(fā)學生情感與作者達到共鳴,從而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局勢,樹立維和觀念.
(二)引導學生多揣摩,從作者的失父之痛中體會和平之可貴.
教學中,通過學生讀文質(zhì)疑,教師梳理出四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特別是含義深刻的句子及信中"我"的呼吁重點理解體會,感悟交流.教學中還采用換位體驗:假如你是雷利,你會怎樣介紹爸爸 假如你是雷利,當看到爸爸的遺體躺在靈柩里時,你的心情會怎樣 ……從重點語句(如"失父之痛"的句子,"世界并不太平"的語句以及"對渴望和平的情感"的句子等)的揣摩,情感體驗中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三)加強指導多讀,讓學生在反復地有感情地朗讀中體會情感.
當學生真摯情感急于表達時,讀書是最好的表達方法.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讀,尤其是重點語句,讓學生讀出感悟,讀出體會,讀出感情,讀出渴望,特別是"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和"讓二十一世紀那已經(jīng)能夠聽到的腳步聲為戰(zhàn)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等語句的朗讀, 要達到本文情感的高潮.
三,說學法:
這篇課文的重難點語句較多,作者的情感學生從無體驗,他們對此難以理解.因此我設計這樣讓學生去學習:
(一)觀看圖片,進入情境.
要讓學生能體會作者情感,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催人淚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學生通過觀看畫面,聽師解說,初步形成一種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的意識,也為課文的重點語句的理解學習打下了情感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