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全詩共五個小節,分兩部分:一、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二、發出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們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學情分析:
在課文《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里我感覺學生已經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看到了充滿血腥的戰爭打破了世界的和平,也體驗到了罪惡的戰爭使孩子失去了父親的那種極其悲痛的心情。于是帶著對戰爭間接的感受和體驗,學習《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首詩歌,學生已不再難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憎恨戰爭、維護和平的情感。
教學目標和要求:
1、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2、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含義。
2、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課前準備:收集世界上目前仍處于戰火中的兒童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激情導入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同學們喜歡春天嗎?(大屏幕分別出示四幅春天的畫面。大海、沙漠、夜空、草發)
師:生活在這樣美麗平和的環境中,能夠享受這春天,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還有不少地區,卻彌漫著戰爭的硝煙,那里的人們飽受著戰爭之苦。
(播放四幅相反的畫面)學生觀察后,教師引導:孩子們,從你們的眼中,老師看出你們很難過。是啊,在戰爭地區,“蔚藍色的大海,本來是海鷗的樂園……”老師順勢范讀全文。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6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強調“享受”的享讀音“xiǎng”讀第三聲。
二、自由讀詩,展示朗讀
1、學生帶著要求自由讀。要求讀得流利;讀準字音;并思考:課文分幾個小節,每小節寫了什么?
2、檢查識字情況,出示:蔚藍 巡弋 祈盼 頻頻 蜥蜴 綠茵茵 不速之客
3、找同學回答:課文有幾個小節?5個。哪幾個小節有相同的地方?哪兒相同?從學生的發現中提練出共同點:前4個小節都以問話“這究竟是為什么?”結尾;都運用了“本來――可是――”這個表示轉折意思的關聯詞。
4、訓練朗讀。
①讀第一節。指名學生朗讀,師生共同評價讀得怎么樣,強調:朗讀詩歌要有感情。再找同學讀,強調“不速之客”的讀法,要讀出討厭的情感。充分地訓練學生朗讀第一小節的感情基調,為下三個小節的朗讀做鋪墊。
②下面三個小節,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部分來讀,指名讀后師生繼續給以評價,并強調: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讀中。學生反復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這樣讀了有什么感受?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看到戰爭,心里難過,特別憎恨、討厭戰爭,同情戰爭中的人們。
5、小節內容,提練板書
問:這四個小節都寫了什么呀?教師板書: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師:是啊,這一切本來多么美好,可是卻被戰爭破壞了,變得不一樣,很不安寧。補充板書: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