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自然之道》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幼龜、偵察、躊躇不前、若無其事、魚貫而出、爭先恐后、愚不可及”等詞語。
2.能用聯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和串講字意的方法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
3. 隨文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4.通過對文本空白處——食肉鳥怎樣兇猛地啄噬幼龜的場面的想象,內化語言,感受自然之道,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教學重點:
1、體會“我和同伴”看到“眼前的一幕”所引發出來的蘊意;
2、通過對文本空白處——食肉鳥怎樣兇猛地啄噬幼龜的場面的想象,內化語言,感受自然之道,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教學難點: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
學生:課前搜集太平洋綠龜的圖片或生活習性等資料
一、揭題釋題
1、揭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來,一起讀好課題,齊讀課題。
2、出示課件:這個“道”字在字典中有這么幾種意項。我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想一想,這里“自然之道”中的“道”該選哪個意項?(指答)
3、 過渡:那么“自然之道”就是指——自然的規律。課文圍繞“自然之道”向我們講
了一件什么事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
二、檢查預習情況,關注學法的滲透。
1、課前我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那么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大家都認識了嗎?老師來檢查一下。逐一出示三組詞:
a、幼龜 筑巢 蠢事 頹喪 偵察 啄 加拉巴哥島
[指讀,范讀并正音:頹喪,加拉巴哥島。啄,寫的時候千萬別忘了里面還有一點。]
b、氣喘吁吁 愚不可及 響徹云霄 躊躇不前 魚貫而出 若無其事 (齊讀)
c、食肉鳥 嘲鶇 海鷗 鰹鳥(齊讀,你們發現這四個詞之間有什么關系?)
2、同學們,這些生字新詞,大家都已經會讀了,很好。你們看,這篇課文的新詞比較多,我們在預習課文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不理解的詞呀?那你是用什么方法學懂了哪個詞的?(交流后,隨機板:查工具書 聯系上下文)
3、滲透學法:其實理解詞語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板:串講字意)。比如說:若無其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若”就是好象,“無”就是沒有。連起來就是說好象沒有這件事。你們看,把字面上的意思串聯起來,這也是理解詞語的一種好方法。
4、 概括大意:課文向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為了幫助大家說得更清楚、更完整,老師給你們提供了一些詞語。你能用上這幾個詞來簡單地說一說嗎?(指說)[點擊詞變紅色:幼龜 偵察 嘲鶇 魚貫而出 食肉鳥]
三、品讀幼龜被啄時的小心、謹慎,對大海與生命的渴望之情。
1、這個故事蘊涵了怎樣的自然之道呢?課文中,向導就提到了這個“自然之道”。老師請一個同學來讀,大家聽聽他是否讀正確了。(出示第4小節,指讀。)
2、讀得很正確,這里有一句話,說——“我和同學緊張地看著眼前的一幕”,那“我們”看到的又是怎樣的一幕呢?請從文中快速找到。
3、指名反饋,相機出示第3小節中的2、3句話。
(1)引導:現在,請大家自己再認真地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象,讀著讀著,你都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