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
2、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品質。
3、讓學生體會到尊嚴的可貴之處,從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維護自己及他人的尊嚴。
教學重點:通過文中對年輕人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
教學難點:引導分析杰克遜大叔對女兒的談話,認識到這種自尊的可貴。
課前準備:相關課件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回顧課文,問題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尊嚴》這篇文章,誰能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一、兩名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哈默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自己的尊嚴,贏得了別人尊重,從文中哪些句子你可以體會到哈默是在維護自己的尊嚴呢?
二、細讀課文,感悟“尊嚴”
(一)學生自讀自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哈默的可貴品質。
1、自由讀課文,在文中畫出哈默維護自己尊嚴的句子。
2、四人一小組交流學習體會。
3、全班交流感悟。
◆出示重點句一: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引導學生體會逃難的人在接受沃爾遜人的食物時,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哈默當時也很饑餓,但他沒有這樣做,說明他在維護自己的尊嚴。】
① 學生交流感受。
② “狼吞虎咽”
【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哈默 “狼吞虎咽”的句子,畫出來,并與此句作對比。】
③ 師:什么是“狼吞虎咽”呢?從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什么?
(a、形容吃東西又急又猛。b、相同:可以體會到逃難者和哈默都很饑餓,迫切需要食物。不同:逃難者默然地接受了沃爾遜人的食物,而哈默是先勞動再吃食物,說明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
◆出示重點句二: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引導學生體會哈默當時饑寒交迫,生活艱難。即使到了這等地步,他還是不肯接受施舍,要維護自己的尊嚴。】
① 學生交流感受。
② 引導學生抓住“臉色蒼白、骨瘦如柴”進行體會。
◆出示重點句三: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嗎?”
【引導學生體會哈默希望通過勞動換取食物,維護自己的尊嚴。】
① 指名讀,交流感受。
② 老師指導朗讀,讀出詢問的語氣。
③ 學生賽讀。
◆出示重點句四: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通過品讀描寫哈默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體會他是一個自尊、自強的人。】
① 指名讀,學生交流感受。
② a、引導學生通過哈默的神態——“目光頓時灰暗了”感受他 內心的失望。
b、引導學生通過哈默的動作——“喉結上下動了動”感受他內心對食物的渴望。(指名表演這個動作,再請每個學生自我表演,深入體會哈默在饑餓難當之時,依然堅持要以勞動換取食物的可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