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牢教學反思
對于新的教學模式,同學們顯得興趣盎然,表現(xiàn)積極,就連平時在課堂上愛發(fā)呆的幾個中下生也都積極參與到其中,課堂氣氛非常好。我覺得這是這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也應該就是“先學后教”的魅力所在。
可是,也許是因為《學習稿》的設計不完善,又也許是因為學生還不熟悉這種教學模式的操作步驟,本節(jié)課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1、時間不夠,本來設想是給學生20分鐘按要求自學課文的,但20分鐘下來,還有很多同學沒有自學完,尤其是那些中下生。迫于無奈,我只好把自學時間延長,可是這一延長,下面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又不夠了。結果這篇本應一節(jié)課時完成的略讀課文,反而用了兩節(jié)課。2、環(huán)節(jié)轉換時,顯得有些混亂。3、部分學生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較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節(jié)課的效果。4、學生交流環(huán)節(jié),交流問題片面,不夠深入,都以教輔書照讀或照抄。
鑒于這節(jié)課存在的問題,我覺得需作一些修改:1、學習稿必須修改,該細化和不該細化的地方要處理得當,略讀課文的學習稿與精讀課文的學習稿要有所區(qū)別;2、要花一點時間給學生作教學流程的講解;3、部分可以課前完成的,嘗試課前布置完成以節(jié)省課堂時間。
《萬年牢》教學反思
《萬年牢》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jīng)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制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chǎn)品質量;再講父親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滿老板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為孩子樹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樣。這篇課文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地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在這篇課文中,“萬年牢”總共出現(xiàn)了三次,而且三次的“萬年牢”都代表著不同的意思。在教學過程中,基于知識點,我首先讓學生通過自讀,找出文中寫父親的事例,并嘗試和同學們一起用比較簡單的語言和句子總結歸納這些事情,以符合四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然后,借著閱讀提示,我采取“找一找”“劃一劃”“說一說”的方法,先讓學生找出父親做事認真,為人真誠的句子,然后把它們劃下來,再說一說為什么從這些句子可以看出父親這些品質。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找出并說出,于是,我就順勢進行本課的重點難點:理解三個“萬年牢”的不同含義。從糖葫蘆的萬年牢,到做生意的萬年牢,再到做人的萬年牢,層層深入,學生根據(jù)賞析文,很容易能夠說出萬年牢的含義。
教學目標看似達到了,但是我感覺到,這只是流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學生只是道理上明白了做人做事都要認真負責,但是沒有深入到他們的內(nèi)心,達到內(nèi)心的共鳴和震撼。這是這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