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牢教學反思
萬年牢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后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第三,作為排在本單元最后的略讀課文,我注重發揮其承上啟下的作用。開課時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結束時,又引導學生對整組課文進行簡單回顧,并安排課后練筆,使整個單元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四年級下冊《6* 萬年牢》教學反思
《萬年牢》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制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滿老板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為孩子樹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樣。 這篇課文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地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在準備這節課時,我認真研讀了教材、教師用書及作者新鳳霞的資料,并研究了本班學生的學習現狀。《萬年牢》一篇略讀課文,既是略讀課文,就應在短時間內抓住課文的訓練重點,在一節課內將學文明理、領會方法都訓練到位,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在設計這節課時,開始有意將課題漏寫“*”,讓學生發現后再補寫進去,加以強調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然后讓學生自己找到書中關鍵所在,理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再圍繞學習任務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抓住“萬年牢”這條主線,通過文中三次出現的“萬年牢”來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并以此貫穿全文,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探究和學習,繼而發現、體會文章所蘊含的做人道理。這節課我重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由三個“萬年牢”逐步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適當進行練習,學生就真正了解到父親的做事實在、認真,讓他的生意真正成了“萬年牢”。教學中,我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通過我精心設計的一個個問題,圍繞著“萬年牢”這條主線,學生一步步進入課文的情境中,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到學習完課文后我適時加進有關新鳳霞的介紹,學生就進一步體會到父親教育自己子女也是成功的,最終由文本的解讀上升到了情感的共鳴,達到了最初設想的教學效果,學生們也受到了語言文字和美好情感的熏陶。
初試“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萬年牢》教學反思
今天,我嘗試用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來上《萬年牢》這一課。課前,我設計好該課的學習稿,主要分為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生自學、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教師點撥、總結與當堂測驗等六項。課堂上,我先讓發給每一位同學一份學習稿,并要求他們按學習稿上的要求進行自學、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師適當點撥,最后進行當堂測驗,檢測同學們對本課內容的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