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七月的天山》是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紀下冊第一組的遺篇略讀課文。本組的課文描寫祖國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課教學宜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讀自悟。通過字讀`品讀`沒讀`想象,體會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感悟文章優美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借助字典和聯系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2`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天山的美好.
課前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導入
1`出示課件:
新疆:葡萄溝`新疆歌舞`天山景色
2`談談對新疆的認識.
3`師:想不想走進新疆的天山,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好.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讓學生初識天山美景,產生強烈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然后把七月的天山最吸引你的段落多讀幾遍,想一想作者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學生充分讀課文,并交流初讀所得.
3`自主學習生字.”緞`澗`俯`蹄”等生字.
4`自主了解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進入天山_在往里走_走進天山深處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意在學生的字讀發現,掃除閱讀障礙,以獲得對課文的整體性了解。)
三`學習課文
1`掌握詞匯:“理想`飛瀉`五彩斑斕`白皚皚`綿延`絢爛`腳尖”等詞語。
2`品讀課文。
(1)找出最欣賞的句或段,完成以下兩個要求:
a`它寫得好,好在哪?
(可以講匯的豐富`恰當,可以講修辭方法的具體`生動`形象)
b`你怎樣朗讀。
(2) 模擬片段
讓學生找出最欣賞的句或段,說說它好在哪里,并指導朗讀
a`如:第一段朗讀時指導讀好突出“最理想”一詞。
b`第二段朗讀時,指導學生帶著對天的七月向往朗讀。
c`學習第三段時,指導學生讀好:“白皚皚,密密,重重疊疊,斑斑點點”并理解。
上面這些詞語如詩如畫,我們一起揚鞭策馬,以朗讀代替慢行天山。
d`學習第四段朗讀時:問如此絢麗的野花如陽光般燦爛,如火花般耀眼,如果是你親眼看到,你的眼睛有什么感受?(為之一亮眼花繚亂)
師:作者的描寫又給你什么感受?(從心底感受到花的美,花的艷)
e`師:這么美好的溪流兩岸,想策馬觀賞的跟著老師一起去欣賞,齊讀片段。
(3)欣賞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