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
3.學習第三段
師:作者還觀賞了什么?(山)桂林的山具有怎樣的特點呢?請大家默讀第三段,一邊讀一邊畫出相關的句子。(板書:奇秀險)誰來讀一讀,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
a:學生匯報:
(1)“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師:“峰巒雄偉”的泰山應該是什么樣的?(出示圖片:有氣勢)“紅葉似火”是什么景象?(出示圖片:到處是紅葉,很美,很壯觀。)—范讀—再讀
(2)“桂林的山真奇啊……形態萬千”
師:大家聽出“奇”了嗎?—范讀—指名
師:作者看見一座山,。∠窭先,心中一份驚奇:轉眼一看,那座山又像巨象(出示圖片),心中更加(驚奇):又一座山出現在眼前,(出示圖片)呵像(駱駝),他的心中越來越(驚奇)。(出示圖片組)這一組圖片用文中的詞語就是(“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作者用詞是多么準確生動啊,同時這里又是一處排比,讀的時候要一個比一個高。——再讀——范讀——再讀
(3)“桂林的山真秀啊……倒映水中”
師:“秀”是什么意思?(秀麗)那就贊美它。—再讀
(4)“桂林的山真險啊……栽倒下來”
師:“危峰兀立”的“危”是什么意思?(高)“兀立”呢?(高聳直立)“怪石嶙峋”是什么意思?(石頭奇形怪狀的樣字)“如果你站在這樣的山上”什么感覺?(害怕)——再讀——完整讀第三段
b:二、三段對比
師:請你仔細看看二三兩段文字,在構段的方式上有什么發現?(結構一樣,都用對比和排比分別寫出了水和山的特點)
※生置疑:與文題不矛盾嗎?(題目中的“山水”指的就是風景)
4.學習第四段
師:(出示第四段)作者在語言表達方面你有什么發現?(“這樣的”)
師:為什么這樣寫?把“這樣的”去掉行嗎?(這樣的山指……這樣的水指……)漓江的水離開了桂林的山還會那么美嗎?桂林的山離開漓江的水還會那么美嗎?這一山一水好像母女相依為命,永不分開。板書:山水相依
師:范讀(讓學生想畫面)——美嗎?——用文中的詩句概括(“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出示圖片——指導讀第四段
師:作者蕩舟漓江的時候獨具慧眼,不是走馬觀花,而是一邊觀賞,一邊像品茶一樣品出了桂林山水的獨特魅力。因此作者開篇就說——
5.回扣第一段:齊讀“桂林山水甲天下”——指導讀第一段
三.總結全篇
1.概括全文:師:請你用一句話概括。(桂林山水的特點)
2.總結:我們可以將全文這四個自然段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自然段寫了作者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蕩舟觀賞。第二、三自然段分別具體地描作者觀賞到的桂林的山和水。第四自然段:寫出了作者觀賞后的感受。我們把這樣段落布局稱為總分總。 我們在習作時也可以采用這樣的布局。這篇文章詞語生動準確、句式整齊、段落清晰、結構嚴謹,堪稱佳作,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篇很好的習作范例。
四.布置作業
作業:背誦課文。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模仿這篇課文結構寫寫你熟悉的一處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