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通過對這首詞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使學生感悟著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
了解詞的意思,陶冶愛美的情趣,對詞中所描寫的景物進行想象,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三、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師:春天又一次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了我們身邊,一說到春天,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哪些畫面呢?可以用一兩個詞語、一首詩、一首歌來描繪。
師:春天是美好的,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用優美的語言來贊美她。唐代詩人白居易就寫了一首《憶江南》(板書)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別?(出示課件)
教師簡介詞
師:今天,老師就請這位詩人帶大家去那個處處小橋、流水、人家享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江南去走一走,看一看,他將帶我們在他的千古名作《憶江南》中,去細細地品位江南的美,還等什么呢?趕快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賞讀詩句:
師:請同學們再輕聲的讀讀這首詞,并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詞的大概意思。理解詩句后賞讀詩詞。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初步了解了詞的大意,我們再來讀,就會越讀越有味。不相信我們試試看,請同學接著老師的話讀詞前兩句
談對江南的美,并回憶關于江南的詩句。再次引導讀詞前兩句。
過度:同學們,這首詞中讓白居易感到最美,印象最深的一道風景是什么呢?找出那最美的風景讀給大家聽
板書: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學生談對江花紅勝火,江水綠如藍的理解并帶著這份情感來讀這兩句。
(2)、出示課件,觀江南美景
再次感受江南的美,并引導學生讀出美。
(3)、江南的美景真是無法用語言能描繪的,我覺的唯有歌聲才 能將它的美充分抒發出來,讓我們一起去聆聽著美妙的歌聲。再次感悟江南的迷人。
3、關注標點“?”
師:在古代,所有的詞都沒有標點,這標點是后人為了讀停頓方便,加上去的。既然是后人加上去的,老師不禁要問,如果讓你給最后一句詞加標點,除了加問號,還可以加什么?為什么?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讀出來。)
4、深入探究,體味深情。
師:同學們,詞讀到這兒,老師的腦子里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其實,在我們看來,這江花、江水都是很平常的江南景物,為什么白居易卻覺的如此的美麗?
出示課件:了解白居易的經歷。
他將一腔思念,托付于《憶江南》,帶這這份情感再讀全詞。
五:閱讀拓展,延伸情感。
師:這么好的江南,僅用一首詞怎么能說得盡,道得完呢,所以白居易又飽含激qing地寫下了另外兩首憶江南。出示:憶江南三首詞。整體感悟。
小結:白居易的江南情深刻于心,江南的好也將永留我們心田,如果你也對江南有著一份別樣的情感,那么帶著這份情感好好的讀一讀,品一品這三首詞。
《憶江南》教后反思: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引導學生對江南的好風光究竟“好”在哪里的探究,既為學生的個性解讀提供了機會,也使學生對江南的美景的認識和感知更加豐富,特別是對江花、江水的引導使學生感悟著這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但在授課中,引導還不夠到位,使學生對江花、江水的談的沒有設想中的那么豐富,品位語言的魅力還不夠,因此,今后鼓勵學生多讀書,多積累,多讀文感受語文的魅力。也多留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為今后掃除閱讀障礙,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