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案
就請同學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古詩
出示自學提示:
讀一讀:讀詩句
看一看,看注釋或借助工具書,理解詩句,借書中畫面
問一問: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用?標記下來
匯報交流(讀懂了什么)
(看屏幕)同學們請看,清澈的洞庭湖水和秋月就這樣和諧地交融在一起,平靜的湖面就像一面沒打磨過的鏡子,多寧靜。
你們忍心去打破湖上的寧靜與和諧之美嗎?請同學們自己練讀
師:我聽出來了,你非常不愿打破洞庭湖上的寧靜。
師:這樣的湖水和秋月互相輝映著,真和諧
太陽落山了,湖水也不反光,這時候的洞庭讓人分不清哪是月,哪是水。這樣的情景只有洞庭才有,我們再讀一讀!
由無風的湖面想像成“鏡未磨”這種修辭手法是,(比喻)對,多貼切。
師:詩人寫詩需要想像,我們學詩也要學會想像,如果在你腦海中產生相映的畫面,就更能感受洞庭之美了。
師:輕輕閉上眼睛,洞庭湖水、秋夜湖水與明月交融在一起,就如同一面未經打磨過的鏡子。
師:請同學們也大膽的想象一下,你眼中的洞庭還像什么?
師:想像可真豐富了,不久的將來,你來一定會成為一名詩人。
師:詩人在這無風的秋夜看到了秋月和湖面還看到。
詩人寫道:“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盤青螺”這兩句詩怎么理解?請同學按著學習一、二句古詩的方法來學習詩的三、四句。
說說你對三、四句詩的理解
①秋夜下的洞庭湖比作“白銀”的盤子。
②蒼翠的君山比作綠色的“青螺”。
師:用你們的朗讀告訴在場的老師這里的山美。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水也美
讀: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沒到洞庭,就從朗讀聲中就已贊賞到洞庭的美景,我要和同學們一起吟誦——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沒有老師的幫助,同學們已理解了整首詩的意思,
師:詩學到這里,我還是覺得好像缺了點什么,去賞一洞庭的美景,誰當小導游,帶我們再到洞庭。
師:哪位小導游愿帶我們一起去游歷洞庭
配上音樂再讀讀,就更能感受洞庭的美了
(生配樂讀、全班齊讀)
感受了洞庭柔和之美,我們就把它深深印記在自己的腦海里。試著背背。
第一次去洞庭就讓我們流連忘返,詩人為什么能把詩寫得這么美呢?(原于作者細致地觀察和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
1. 拓積累
像這樣描寫山水的詩還有很多,你能試著背誦其中的幾首或是幾句嗎?
劉禹錫《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情。
杜牧《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總結:詩人在秋天無風的夜晚遠望到是平靜的洞庭,聯(lián)想到了未磨的鏡子、白銀的盤子;看到了蒼翠的君山,想到了青綠的田螺。詩人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和大膽的想象讓我們感受著君山之美,洞庭之美。讓我們再次隨同詩人一起去《望洞庭》齊讀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