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案
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古詩,達到熟讀成誦
理解古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
在吟誦中進一步升華主題,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感情詩境 讓學生在吟誦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到哪些地方旅游過:老師去過的地方比你們加起來的還要多,信嗎?
我去過: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鸛雀樓”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天門山”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敕勒川”
我游歷過這么多地方大家很羨慕吧,這都是在哪游歷呀!
你知識這叫什么嗎?板書:“神游”
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洞庭湖“神游”一番。
課前同學們搜集了資料,誰來介紹一下洞庭
先請同學們來看一段短片:(師介紹洞庭湖)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湖南和湖北的分界線。面積2740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還有許多座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君山。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秋天的洞庭更是碧波萬頃,氣象萬千美不勝收。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一首《望洞庭》齊讀課題
1. 解詩題
這里的望是“看”,怎么看(遠遠地看),看哪里?(看洞庭)再讀課題
1. 知詩人
理解了詩題,我們再來看本首詩的作者是(劉禹錫)
說說你對詩人的了解:
劉禹錫 字夢得 洛陽人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被白居易稱為“詩豪”
學會積累有價值的知識,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現在請同學們把它積累在書上。
1. 明詩意 悟詩情
⑴自由讀這首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⑵同桌讀,一人讀,一人認真傾聽,校正字音,把詩讀正確,遇到困難互相幫助
有了同學的幫助,現在能把這首詩讀得一字不錯嗎?
⑶指生讀詩 師生評議
在這首詩中還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出示:磨 螺 潭 并理解潭和螺的意思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詩
⑷我們初步接觸這首詩,就有這么多的收獲,再來讀詩,就會有更多更大的收獲。
請同學們默讀詩:想想詩人遠遠地看到了什么?在文中找出來、畫出來。(湖光 秋月 湖面)
詩人怎樣描寫這湖光秋月的?(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在學習這首詩之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學習古詩的?
先讀詩句,然后借助書上的注釋或是工具書,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再到小組里說說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沒讀懂。遇到大家都不懂的用小“?”標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