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憶江南》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材中的第一篇詞,引領整個小學階段詞的學習。這個詞牌原名《望江南》,其后又有《謝秋娘》、《夢江南》、《望江梅》等許多異名。這首詞中,詩人選取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物,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最后用一個反問句“能不憶江南?”真切、有力地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贊嘆和思念。
【學習目標】
1、深入理解詞意,感受江南春景之美,體會作者贊美與思念之情。
2、初步了解“詞”的特點,掌握學習詞的方法。
3、有感情誦讀。
【教學重、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2、有感情誦讀。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簡介相關資料
1、背誦有關描繪春天景色的詩句。
2、齊讀詩題:憶江南 (播放江南春景圖)
3、介紹詩人和創作背景:
教師補充內容: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他曾在蘇杭為官,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12年后,他對江南依然魂牽夢繞,六十七歲那年,創作了一組千古絕唱──《憶江南》。
二、初讀全詩,感知詞的特點
1、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讀流暢。
2、初步感知詞的特點:
⑴ 有沒有發現這首詩與我們以前學過的詩有什么不同?
明確今天我們學習的其實是一首詞。
⑵ 師生交流對詞的初步認識。
3、指名讀。
(重點提示“諳”這個生字的讀音)
4、教師范讀激qing,評議導學。
三、自學交流,探究詩意
1、學生自學,理解字意、句意:
教師引導,遷移學法:
同學們可用學習古詩的方法來學習這首詞。
2、同桌交流自學收獲。
3、全班集體交流,整體感知詞意。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賞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你從哪幾句感受到江南春景之美的?
⑴ 賞讀:
日出江花紅勝火
江南的春景美在哪里?
紅勝火:體會江花的紅艷;花的數量多,感受江南春天的盎然生氣。
“勝”可否換成“似”?
什么時候江邊的花更紅,更艷?(日出圖)
展開想象,把詞句還原成畫面。(江花圖)
體會后指名有感情朗讀、評讀。
⑵ 賞讀:
春來江水綠如藍
這句給我們呈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綠如藍:體會水的青綠,感受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機。
為什么江水這樣清綠?讓我們聯想到了什么?
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江水圖)
⑶ 引導學生想像并對比兩句詩所描繪的不同畫面,感悟兩句詩“紅”與“綠”相互映襯之美。
⑷ 學生結合想象誦讀:
① 指名讀。
② 合作讀:
(師:日出時分,花開的如此熱烈,男生讀:日出江花紅勝火)
(師:春來碧水悠悠,純凈、清幽,女生讀:春來江水綠如藍)
2、體會前兩句中蘊含的作者感情:
江南春景的如此美麗、絢爛,作者用一個字就表達了由衷的贊嘆,那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