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教學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預習】
1、自學生字,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搜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教學課時】
2~3節。
第一節〖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詞,讀熟三首詩,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學都出去旅游了,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風光一定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簡要的話語介紹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嗎?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
(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三、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導讀準后鼻音。
2、諳、暗:區別音、形、意。
四、分組學習
1、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3、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五、班內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六、作業
1、抄寫生字。
2、讀、背三首詩。
第二、三節
〖教學目標〗
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1、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 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2、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 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手法。
3、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云閑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4、指導背誦《獨坐敬亭山》。
二、吟誦、理解《望洞庭》
1、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此環節注意提示學生在描述中突出。
⑴ 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⑵ 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詩人通過恰當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寫得惟妙惟肖,請找出詩中的比喻:
⑴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打磨的鏡子。
⑵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導背誦《望洞庭》。
三、吟讀、理解《憶江南》
1、釋題:
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