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詞,理解《憶江南》的詞意。
2、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3、通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一、揭題、導入
1、聽《憶江南》,看江南圖。 秋天,雨季,天青色等煙雨,你和我,相逢江南。(板書江南)
2、親愛的同學們,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就是江南。我們腳底下踩的就是江南的沃土,這兒是老師——也是自古以來文人墨客追尋的故鄉——江南(齊讀)
3、讀了這兩個字,你一定很自豪。你能用一個詞,一句話或一句詩來說說你心中最美的江南嗎?
(風景秀麗、山清水秀、花紅柳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就是自古以來被譽為“人間天堂”的——(齊)江南。
這就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水鄉——(齊)江南。
4、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蘇杭為官,江南綺麗的風光給他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江南的一草一木都給他留下的極深的印象,他與江南的人民結下了真摯的友情,回到洛陽十二年后,他創作了一組千古絕唱《憶江南》。(板書:憶)
老師想請教大家對“憶江南”三個字的理解?(憶,是回憶,懷念。憶江南,詩人懷念江南的往事。)請大家自由朗讀這首詞。
(生自由讀)(請一個學生朗讀)
二、初步了解該詞
1、憶江南是詞牌名,同學們知道詞嗎?
2、說說這首詞和以前學過的詩有什么區別?
(詞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宋朝的詞很有名,向來以唐詩、宋詞并舉。詞的句式有長有短,因此又叫長短句。詞,原是配合音樂而創作的歌詞。后來逐漸脫離與音樂的關系,成為一種詩體。)
三、初步了解詞意
1、江南好,詩人白居易一開口就用這個通俗的“好”字來贊頌江南,你在怎么樣的情況下說好?這個“好”讓你體會到什么?(發自內心的喜愛,由衷的,不可抑制的喜愛)
(這個“好”是贊美江南的美景。)(一個“好”字說明江南不只是景美,還有很多的好。)
2、這就是詩文用字的精妙。“舊曾諳”是什么意思?(“諳”是熟悉的意思。“舊曾諳”的意思是過去很熟悉。)
3、眼見為實。說明江南之“好”不是詩人道聽途說的,而是當年自己親身感受到的,體驗過的,所以詩人才這樣懷念。那么江南這么大,詩人抓住什么來寫這“好”的呢?(“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a、你是怎樣來理解這兩句的?詩人寫了哪些景物?(初升的旭日,姹紫嫣紅的鮮花,一碧千里的春水)
出示花的圖片。請同學用語言描繪江南的花。
江畔的花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火焰是什么顏色的?(紅色)
哪個字好有溫度,哪個字好有熱度?
火是怎樣的?(熾熱的,光明的,噴薄激qing的)
說明那花是怎樣的?(充滿生命力,絢爛的)
(旭日東升,在陽光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紅的鮮花的鮮花比火還要紅)多么富有生命力,讀。
請你讀出花的絢爛,
讀出花開放時的熱烈,
讀出花開時仿佛要燃燒整個江面的激qing!
b、江兩岸是生機盎然、色彩艷麗,那江水又是怎樣的呢?(春來江水綠如藍)
一江春水是什么顏色?(綠色)藍草是什么顏色的?(也是綠色)
江水一碧千里,就像是鋪上了無邊的藍草一般。多么令人陶醉的美景。(請讀)春水蕩漾、碧波千里,多么令人神往的江南。(再讀)
給我一葉扁舟吧,我將……(說話訓練,情景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