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呼風喚雨的世紀
一、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能正確朗讀16個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4.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三、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四、教學準備:課件、搜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五、教學內容:
一、單元導語引入:
1、孩子們,今天胡老師要帶領大家走進八單元,打開書142頁,自由讀一讀單元導語,邊讀邊畫出本單元的學習要求。
2、讀完了,誰來說誰單元學習要求。
3、本單元要求我們了解和感受科學技術帶給人們物質精神生活的變化,還要暢想未來。
4、帶著這些要求我們現在開始學習29課。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解讀課題:
現在家讓我們一起來學習29課。
1、呼風喚雨:原指利用法力使天刮風下雨,現在是指支配自然的一種力量。
2、我們都知道世紀表示一個時間段,誰知道多長時間?
3、100年為一個世紀,這里的世紀指1900-2000年。(讓學生生來說)
三、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打開書143頁,自讀、要求是:
按自己要求讀吧。(讀正確、流利的請在課題旁打☆)
1、(大屏出示生詞)一組學生開火車帶讀生詞
2、指名讀課文,師生合作評價。
四、精讀課文,重點寫法學習:
1、孩子們,讀了課文我們知道了“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指名讀、全班讀。
2、是誰來呼風喚雨?靠誰呼風喚雨?
作者啊猜透了我們的心思,他在文章一開始就解決了我們的疑問,打開書,找一找,讀一讀。
學習第二自然段的設問句 師生合作讀 指名讀
3、師小結:這種自己問自己答得寫作手法就叫設問(板書-設問),平時你們寫作中也可以用,這種中寫法既吸引人,還起到了強調的作用。
4、那么,在20世紀的一百年時間里,人類利用------師引讀,學生接讀第二段后半部分。(大屏,學生看大屏談讀此段內容的體會)
5、誰還想來讀?指名讀 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理解學生讀不好的地方。
6、學習第二段泡泡問題:
7、發現與發明有什么區別?
師小結:發現時人們看到或找到本來就有的食物或規律,發明是指本來不存在的食物,是新的創造。
8、出示一些例子讓生判斷是發明還是發現。
五、學習20世紀后的改觀:
1、科技改變生活,科學改變你我
20世紀人類生活靠現代科學技術到底有那些改觀呢? 默讀課文,拿筆畫下來。
2、每聽到一種變化都讓人振奮、激動。 誰再來讀?
學生挨個接讀20世紀后的變化,書上的10幾種例子。
3、作者通過舉這些例子讓我們真切體會是“科學技術使20世紀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證明了----學生接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再次點題)
4、這里的舉例子也是一種寫作方法,我們平時寫作也可以用。
5、二十世紀的成就,作者巧妙的引用了盛唐詩人岑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一句詩,是哪一句?
誰知道? 指名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句詩的引用形象的說明了現代科學技術變化之快,變化之大。 再讀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