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烏塔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3、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敘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教學難點: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的特點、感悟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見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初讀課文。
1、你們喜歡旅游嗎?最遠到過哪兒?和誰一起去的?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也很喜歡旅游的小女孩烏塔(板書課題)。來,讓我們一起親切地跟她打個招呼。
3、課文寫了烏塔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地讀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二、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新詞的朗讀情況。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
三、學習第5小節重點句1,初步認識烏塔。
1、她游歷了歐洲的哪些地方呢?
2、讀讀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3、你了解歐洲嗎?出示地圖,介紹歐洲,讓學生對烏塔油然而生敬意
4、初次了解烏塔,你覺得她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5、假如是你,你能一人游歐洲嗎?
過渡:那烏塔就不怕危險嗎?她爸爸媽媽不擔心嗎?她能周游歐洲靠的是什么?
四、深入學習第7小節的重點句2、3,進一步認識烏塔。
1、學生圍繞問題,再次自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句子,圈一圈劃一劃重點的詞句,然后小組內交流。
2、學生帶問題,小組合作學習。
3、反饋學習情況,教師點撥,加深理解,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讀好烏塔的語言,來體會她的特點)
(1)說感受,板書詞語
(2)引讀:這次旅行,她安排周密——她做的準備又是那么充分——
(3)現在你眼中的烏塔又是什么樣的?(板書詞語)
(4)怪不得她爸爸媽媽——不擔心
(5)讓我們一起來贊一贊這個生活獨立、能干、懂事、聰明的小女孩。
五、學習第8、9小節中對烏塔正面語言的描寫,了解她另外的性格特點(思想上獨立,敢說敢做,實踐精神。)
六、小結,說體會。
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并一步步深入地了解了烏塔,這時,你想對烏塔說什么呢?得出結論,達成共識。(向烏塔學習并不是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板書:獨立不依賴
七、練筆提高:同學們對烏塔還有很多很多的話要說,你可以把它寫下來,題目《從〈烏塔〉想到的》,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
【板書設計】
1.行程長 烏塔
2.安排細 (節約又大方 孝順有愛心 熱情 獨立 周游歐洲
3.準備久有思想有理想 持之以恒……)
4.親自實踐
【設計思路】
本文中的烏塔是孩子們的同齡人,可是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理念上都與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是對學生進行獨立意識教育的好材料。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這些,使用好教材,這對教學效果會產生極大的影響。我是這樣處理教材的。先激趣導入新課;接著讓學生自讀課文;三是解決字詞困難;四是檢查反饋課文講了什么事;五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體會烏塔的性格特點,在交流時談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這是本組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學生在交流時往往會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人出去太不安全了。我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反問:“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那烏塔就不怕危險嗎?她爸爸媽媽不擔心嗎?她能周游歐洲靠的是什么?”接著老師組織小組繼續自學討論。這樣,學生的思路開闊了,能根據課文的語言文字展開想象,聯系實際談出許多見解,真正形成了人與教材的對話。最后我給學生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么呢?”這節課結束了,但我期望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和無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