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3、教育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利用科學,了解現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課件、搜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9課,和作者路甬祥爺爺一起走進《呼風喚雨的世紀》(板書課題),去感受生活的精彩。請大家齊讀課題,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題目嗎?出示大屏幕:(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20世紀的科技成就。
1、學習第四自然段
a指名說說自己畫出的句子。
b這么多成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跟我們的祖先比比,哪兒方便了,舒適了? 對這些成就,這些改變,你是什么心情?把這種心情讀出來。齊讀。(引導讀整段,讀出高興、激動或者自豪、幸福的語氣)
c大家發現沒有,這段話用什么方法在告訴我們20世紀的成就?(舉例、對比)有什么好處嗎?
d還知道哪些20世紀的高科技成就?(展示課前搜集的圖片、資料)小組交流。
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過渡:我們能感受到這么大的成就,這么大的變化,都是20世紀的科學技術帶給我們的,我們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a那我們祖先的幻想在哪兒?從句子來看,他們有哪些美好愿望?(理解“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現在能讓“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變成現實嗎?
b文中有一句詩科學技術進行了稱頌,在哪兒?【點擊句子: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讀句子,簡單理解。
c如果把詩人寫的雪景比作20世紀的科學成就,那這個成就是怎樣的?能將這種“大”和“快”讀出來嗎?請幾名同學讀詩句。師范讀。
過渡:20世紀的科學技術實現了祖先的那么多幻想,我們又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a是什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這么大的改觀和改變的?(板書:科學技術)具體說,是人類(板書: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發現、發明給我們帶來的。(板書:發現、發明)
b在課文中仔細找一找,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發現”和“發明”有區別嗎?試著用兩個詞各說一句話。
發現和發明:“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在本課中則是指創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則有了質的變化。
c誰來把整段話讀一讀?指名讀(自豪、吃驚)。
過渡:20世紀的科學技術使人類的生活發生了如此大的改觀和改變,我們不得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a正如英國的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所說的 “科學正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