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7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能聯系全文、掌握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義。
3、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從小男孩的言語行為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理解保羅的心理感受。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播放一組照片,看了照片,說說你此時此刻的感受。
2、交流。
3、教師小結,得到是快樂的,其實給予更快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出示課題:給予是快樂的)齊讀課題,質疑。
(正音:給予 jǐ yǔ,理解詞義。)
二、初讀課文
1、帶著自己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學生讀文后,交流:
誰給予誰什么?
過渡:圍繞學生的問題:“為什么給予是快樂的?”再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
1、讀文后,找出課文中最快樂最令人難忘的自然段。
2、出示第12自然段,多次朗讀,說說讀懂了什么?
(濕潤、喜悅、難忘。)
3、找找令保羅感動的句子:
⑴ (保羅以為開新車送小男孩回家,小男孩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神氣一下。)
其實,小男孩是想做什么呢?
(想告訴弟弟他將來也會送你一輛新車。)
──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讀小男孩說的話。
⑵ 出示這部分:
小男孩想給予弟弟一輛新車。大家再讀讀,小男孩還想給予弟弟什么?
──(學生思考,)啟發:同學們,小男孩的弟弟腳有殘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去行走,難免會自卑,小男孩這樣還想給予弟弟……(學生回答:生活的勇氣,生活的希望,信心)──現在,你對小男孩有了新的認識嗎?(交流)能把你的感動,敬佩之情讀出來嗎?自己練習,指名讀,配樂齊讀。
⑶ 這種令保羅出乎意料的感動文中還有嗎:
──(保羅以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其實小男孩是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⑷ 比較兩句的不同,出示齊讀:
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提示:有一個這樣的哥哥,就能──
(就能擁有那樣漂亮的汽車;就能獲得自己所喜歡的玩具;就能收到許多的禮物;就能品嘗到各種美味;就能讓我天天都過得快樂……)
因自己獲得汽車、玩具、禮物、美食……而快樂。
板書:
獲得 而當這樣的哥哥,就能──
(就能讓弟弟擁有漂亮的汽車;就能給弟弟買好多的玩具;就能帶弟弟去享受各種美味;就能送給大家各種圣誕禮物,就能讓每個人天天都快樂……)
因給予別人所需要的東西,而快樂。
板書:
給予⑸ 保羅當時為什么會這樣認為?
(畫出寫小男孩面對新車時表現的句子。)
⑹ 出示描寫小男孩言行的句子。1、2組讀,說說。什么叫羨慕?從哪里讀出來的?該怎樣讀?學生自由練讀,指名朗讀。齊讀。
──當保羅告訴小男孩這是他哥哥給他的圣誕禮物時,小男孩睜大了眼睛說,3、4組讀。小男孩,告訴我,你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想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