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詞。
2、讀懂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體會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y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生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二、教具、課件、中國地圖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fā)生在杭州的故事,因為真實,因為就在我們身邊,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格外感動,我想你們也一樣,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動著我們。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借助工具書,學會生字,弄懂不理解的詞。)
(三)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從這篇課文里,你認識了那些生詞(播放課件)
杭州、患病、凋零、含苞、骨髓、綻放、輾轉(zhuǎn)、步履匆匆、襲擊、空曠、暫時、身軀
2、用手指書寫容易寫錯的字
桂(注意右邊) 灣 暫(注意下邊)
3、理解詞語
白血病、骨髓移植、突如其來、期待、海峽(出示中國地圖,學生從地圖上尋找中國臺灣、海峽、大陸)
(四)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標自然段,思考課文講的什么內(nèi)容。
(7個自然段。課文講的是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感人故事。)
2、課文講了幾個不同場景,分別是什么?
(兩個場景:1是在杭州的某醫(yī)院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著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2是在中國臺灣花蓮的慈濟醫(yī)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五)課堂練習(播放課件)
1、字注音并組詞
間還 脈
2、在()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臉、( )的花朵、( )地流淌、( )的香氣、( )的陽光、( )地流出
3、給句子選擇合適的詞語
(1)他知道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盼望 渴望 希望),(期望 期待)著他的骨髓。
(2)李博士經(jīng)過十幾個小時的(奔走 奔波),感到了杭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從朗讀入手,理解感悟
1、自讀其中一個場景,畫出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或段落。
2、小組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句子以及感動的原因。
(二)全班交流補充,深入理解課文
1、生朗讀: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師:你能從這句話中找到一組反義詞嗎?
生:“凋零”和“綻放”,凋零就是凋謝,綻放就是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