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9
【教學設計說明】《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在教學課時的安排上,我根據課文先后描寫的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分兩個課時完成學習目標。第一課時就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生字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再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生命垂危的小錢迫切需要移植骨髓;第二課時主要從第二個場景的描寫中感受人們對小錢的愛心,并在讀中感知,讀中想象當時的情景,從而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以學定教的思想,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過程以愛貫穿整個課堂,通過引導學生與文本,與學生,與教師的對話,鼓勵學生認真讀,大膽想,自由表達。在引導學生讀書、對話的過程中抓住課文的關鍵詞語來指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并利用課件適度拓展了課文內容,結合音樂渲染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們在讀中,想象中,感受中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理解了海峽兩岸骨肉同胞是用愛心,用血脈親情架設起的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過程除了重朗讀,重感悟,重情感之外,在作業設計方面還把課外閱讀延伸與讀寫結合在一起,并且注重了積累和運用。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和尋找合適骨髓的不容易。
〖重難點〗
抓住“嚴重”、“凋零”、“輾轉”等重點詞語完成學習目標中的第三點。
〖課前準備〗
有關白血病的常識、補充閱讀《陳霞日記》。
〖教學過程〗
一、 質疑導入,初讀課文
1、板書課題,學生書空練寫課題。
2、看到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自由提問,教師相機解決、疏理。)
3、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4、重點指導書寫“移植”、“襲擊”、“血脈”等詞語。
(結合講解白血病的常識。)
5、指名逐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讀通順。
二、再讀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發言,教師引導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教師小結。
三、三讀感悟
1、小錢的病到底有多嚴重?怎樣才能救他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1、2自然段,邊讀邊想剛才的問題。
2、學生發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談感悟并讀出體會:
⑴ 引導學生從“臉色蒼白”、“即將凋零”等詞語體會小錢身體的虛弱并讀出自己的體會。
⑵ 結合《陳霞日記》體會病人對生命的留戀。
⑶ 引導學生從“唯有”、“談何容易”、“幾經輾轉”等詞語體會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和尋找過程的艱辛,讀出體會。
三、總結
四、布置作業
1、寫生字詞;
2、讀課文,讀補充材料之《大地震作證》;
3、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去閱讀有關白血病的事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通過理解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在危險的余震中完成捐髓手術,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人們的愛心。
2、讀出自己的體會。
〖重難點〗
體會中國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用愛心和血脈親情搭建的生命橋。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感受“愛心”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讀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個故事,誰來說說這個故事和誰有關系?為什么和他們有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