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8個繩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過程:
質疑、談話、揭題
1、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曾經見到過哪些橋?(自由發言)可是,你們見到過生命橋嗎?今天這節課,許老師想和大家共同學習一篇有關生命橋的文章。看老師寫課題,字要寫得橫平豎直,端端正正。(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3、導語過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讀了這個故事心中感慨萬千。同學們也來讀讀,會有什么感受?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難讀的字或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讀音
凋零 綻放 輾轉 步履 匆匆 突如其來
空曠 暫停 身軀 白血病 同胞
3.再次快速瀏覽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什么事?
三、學習第1、2小節
1.導語:故事發生在1999年9月22日早晨。
2.指名讀1、2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重點句理解:這個剛滿18周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花朵,惟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⑴齊讀
⑵你讀懂了什么?理解“白血病、凋零、綻放”
⑶齊讀
⑷小結:18歲,如含苞欲放的花朵還沒來得及開放,如初升的太陽還沒來得及普照大地,小錢因為患了白血病而掙扎在死亡線上,年輕的生命危在旦夕,尋找適合移植的骨髓刻不容緩啊。但是,不幸的小錢又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于在我們祖國的臺灣找到了適合移植的骨髓。
四、學習3~~5小節
1.導語:有聲的語言有利于交流,無聲的默讀有利于思考。同學們,請默讀3—5小節,找找令你感動的句子或詞語。不動筆墨不讀書,用——劃句子,用
標出詞語。
2.自己獨立完成后小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預設重點句
⑴在同一時刻,海峽彼岸的中國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進手術室。
①理解“同一時刻”“步履匆匆”
②為什么李博士會步履匆匆?
③有感情朗讀
⑵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①齊讀,你讀懂了什么?
②理解“沉著”
③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為什么李博士仍沉著地站著,青年還靜靜地躺著?他們可能會遇到怎樣的危險?
④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⑤小結:李博士和青年急小錢所急,想小錢所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們的精神多么難能可貴啊!
四、升華情感,體會“生命橋“的含義,學習第七節
1.導語:經過李博士不分晝夜的奮戰,由于中國臺灣青年那血濃于水的無私奉獻,小錢得救了。
2.齊讀最后一節。你又讀懂了什么?
3.你能給這座生命橋取名嗎?說明理由,教師巡視合理的名字寫在橋下。
4.教師小結: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