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2
【設計思路】這首古詩大致按照讀詩文──解詩意──入詩境—悟詩情的方法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古詩多讀幾遍,讀通讀熟。再引導學生借助課后的注釋試著弄懂每句詩的意思。在此基礎上,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進入古詩的意境,感受詩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誦讀古詩。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營造詩意氛圍
1、背誦《贈汪倫》:
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別深情,引出另一首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品讀詩題:題目告訴我們些什么呢?
。▽W生自由談談對古詩題目的理解。)
3、教師小結:
。ㄒ贿呏v述,一邊板書。)
送孟浩然去廣陵的,這是誰呀?──(李白)
孟浩然是李白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著名的大詩人。這一次,孟浩然去的地方是──(廣陵),廣陵也就是詩中的揚州城,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在黃鶴樓的下游。說起黃鶴樓,那可是武漢的驕傲,(課件出示黃鶴樓圖片)誰來給大家自豪地介紹一下?
。▽W生簡單介紹黃鶴樓。)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
一位大詩人送別另一位大詩人,從江南名樓到江南名城,那將是一場怎樣的送別呀?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看看注釋,還可以問問同學,問問老師。開始自己學習。
2、自讀自悟:
學生運用工具書或注釋等多種方式了解詩的大意。
3、查讀正音:
通過指名朗讀古詩,及時正音。
4、集體交流:
你讀懂了這首詩的哪些地方?
(教師重點提示:“西辭”、“碧空盡”、“天際流”的意思。)
理解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的意思。
三、重點引導,入情入境
1、賞析“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⑴ 教師引導:
不僅僅是兩位大詩人,不僅僅是名樓名城,這場送別還發生在一個美好的季節,什么季節?──(煙花三月)
⑵ 展開想象:
想象一下,煙花三月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
(引導學生對春天美好景象進行充分的想象。)
⑶ 觀看欣賞:
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個季節里的揚州城。
。ㄕn件播放揚州風景,教師在《春江花月夜》的曲調中介紹:在唐朝,揚州是江南最繁華最迷人的城市,唐朝的詩人都向往到揚州一游。而三月,更是揚州最美的時候,瘦西湖畔,楊柳依依,從寧靜的樓閣向外望去,一片煙雨迷蒙,一湖春水之上,小船在慢慢悠悠的搖晃著,等到百花盛開之時,整個揚州城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
、取≈笇Ю首x:
想到孟浩然要去的是這樣一個地方,李白的心里會怎樣想?那我們來讀一讀前兩行詩。
(指導學生讀出孟浩然此行的美好,讀出李白的向往,讀出詩句的美麗。)
2、品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保
、拧⊥卣瓜胂螅
李白和孟浩然在一起的情景。
。ń處熞龑В好虾迫粺熁ㄈ孪聯P州,李白的心里很羨慕,很向往。但是,當李白看著孟浩然漸漸遠去的時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離他而去的是誰呀?──(孟浩然)在詩中,李白稱他為──(故人),是故人,是好朋友,想象一下,兩位好朋友,兩位詩人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