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實錄
一、導入
師:上課前,老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樂曲,看你們從中能聯想到什么?
(教師播放《送別》曲)
誰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想到了什么?
(生說出想到了什么)
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分離與相聚切割又彌合著漫漫人生。從古到今,離別往往是最讓人感慨萬端的一件事。不僅有歌唱離別,更有很多詩詠離別。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堪稱送別詩極品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師提示注意讀準題目中的生字)
二、新課
(一)、引導自學
師:很好,都讀正確了。詩的題目中出現了一個“送”字,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了。那圍繞這個“送”字你們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呢?
生:誰送誰?
師:真聰明,我把這個問題記下來(板書)。誰接著提?
生:在什么地方送?
師:好的,也記下你的問題。板書:在哪送
生:在什么時候送?
師:也不錯,也記下。板書:何時送
生:怎么送?
師:太好了。這是個最棒的問題。板書。
生:送到哪?
生:為什么送?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圍繞一個詞提了這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詩文中。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學們認真讀讀詩,把答案找出來了,詩的意思也就明白了。現在,老師給同學們兩個友情提示,誰給大家讀一讀:
(教師課件出示)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要讀出古詩的節奏感,
(2)結合注釋插圖,讀懂詩意,想象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如果有什么收獲和困惑了都可以和學習小組的同學交流,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一會兒我們大家共同討論解決。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二)、引導匯報
1、檢測朗讀
師:剛才老師看有的同學邊讀邊把重要的內容畫出來,我非常欣賞這些讓自己的思考留下記號的同學。那我先來看看你們讀得怎么樣了。誰先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只有認真聽,你才能發現別人讀的閃光點和不足,你才能進步得飛快。
生:讀詩
師:你讀的時候注意到了用不同顏色表示出的生字,讀音很正確,還注意到了古詩的停頓,相當不錯了。
誰還愿意讀?
生:讀詩
師:你不僅注意了停頓,而且很有板有眼,節奏感鮮明,可以當小老師了。(放課件)
很多同學都想讀,那我們大家一起來讀。
(生齊讀)
2、理解前兩句
師:同學們已經讀得很好了,那你從中讀懂這些問題了么?
(指板書上的問題)誰第一個匯報?
生:我弄明白了“誰送誰”這個問題是李白送孟浩然。
師:其他同學同意吧?(生同意。)等會兒坐下,說說你從哪兒讀明白的,好嗎?
生:我是從題目中知道是送孟浩然。詩是李白寫的,說明是李白送孟浩然。
師:很會讀書,做到了邊讀邊想。說得也清楚極了。誰接著來?
生;我讀明白了在哪送,是在黃鶴樓。
師:請同學們看,這就是黃鶴樓(課件出示圖片)
巍峨聳立于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誰能接著匯報?
生:我讀明白了“送到哪”這個問題,李白送孟浩然去揚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