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生齊讀課題:秦兵馬俑)。
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會填吧,出示:
( )的秦兵馬俑。
3、過渡:
同學們說得真好,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有新的發現和感受。
二、精讀
1、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
想一想你又有了哪些新的發現和感受?在有所發現和感受的地方寫寫批注,開始。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詢問:
你發現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同桌分享分享各自的發現和感受。
4、大組交流:
你感受到了什么?
(彈性設計)
、拧∫幠:甏螅
板書:
規模宏大、佟∧闶菑哪膬焊惺艿降模
指名讀,映示: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7000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共有6000個左右。a、能讀好嗎?先練一練。
指名讀。
引導評價:
如果他讀得不好?就問你們覺得他讀得怎么樣?你能讀好嗎?如果讀得好,問讀的學生,你為什么這樣讀?
師引:
讀得好,說得更好,兵馬俑的規模是大呀!能填一填嗎?
出示填空:
俑坑的面積達______,相當于籃球場的______,相當于足球場的______,還相當于_____的…… 指名回答。
b、小結:
說得真好,作者正是采用列數據、作比較的方法,突出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讓我們一齊來感受。
引讀。
c、其實,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我們也同樣能感受到兵馬俑的恢弘氣勢。
引讀:站在高處鳥瞰──
d、想親眼看一看嗎?(映示圖)你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同桌交流一下。
e、師小結:
這一切,不正展示了當時秦軍的強大力量嗎!讓我們用朗讀來表現,站在高處鳥瞰──
② 過渡:
我們從第二小節中感受到兵馬俑規模宏大,你們讀了其他部分,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
、啤☆愋捅姸啵
、佟∧芫唧w地說一說嗎?還有誰想補充?
、凇≌l能連起來說?
、邸⌒〗Y:
說得真好。這類型眾多的兵馬俑,你一定有自己的最喜歡的吧?你最喜歡的是──你呢──你──
④ 請反復讀讀相關內容,先說給自己聽聽,然后四人小組互相介紹介紹。聽的同學注意,聽完后可以問一問他為什么這樣介紹,也可以談一談自己聽后的想法。開始!
、荨W生準備,老師巡視指導。
⑥ 集體交流:
a、誰愿意向全班同學介紹?──指名介紹,問你為什么這樣介紹?聽了他的介紹,你們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