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教案
教學目標1.積累詞語若干,理解“顫顫巍巍、如泣如訴、警戒、欺侮”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朗讀全文,邊讀邊思,了解作者從討厭母雞到不敢討厭母雞的原因。
3.通過閱讀,能發揮想像,知道母雞叫聲所表達的意思。
4.學習作者不斷深入觀察事物,善于發現事物的發展變化。
教學重難點
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敬佩的情感經歷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對老舍先生有些什么了解?
2、今天我們來欣賞老舍先生一部作品——母雞。板書課題 母雞
說明:五年級的學生對老舍并不陌生,對于名家名篇教師要讓學生從欣賞的角度去閱讀。
二、學習字詞,感知內容
1、 輕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確、標小節記號
2、 全班交流
1) 讀詞語:顫顫巍巍 如泣如訴 警戒 欺侮 掘地 雞雛
2)理解詞語
3出示 第4小節:可是,現在我改變了看法,因為我認識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雛雞的母雞。
4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什么?作者改變了看法,那他以前的看法是怎樣的?(討厭)
說明:字詞教學中“侮”和“雛”的讀音易讀錯,要指出。引讀文中的第四小節,讓學生從 “筆鋒一轉”中體會作者對待母雞有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三、深入學習,體會感情
(一)學習1——3小節
1、默讀1-3段,思考:為什么討厭母雞?
2、全班交流,歸納
預設: 無病呻吟
喜歡炫耀
欺軟怕硬
暗箭傷人
(二)學習5——9小節
1、作者對有了一群雞雛的母雞的看法又是怎樣的?讀一讀課文的4—9自然段,找句子,用~~~~劃出來。
(出示句子)
2、默讀5-8自然段,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圈出讓你感觸最深的詞語,多讀幾次,讀出自己的感受。
3、反饋學習:根據學生回答隨時出示句子。
4、指生讀-------“咕咕地警告”,在警告什么?
5、原本讓作者討厭的叫聲現在聽來有了不同的含義,找一找文中還有那幾處寫到了母雞的叫聲?
6、想象一下這兩處叫聲所表達的含義,說一說。出示
7 、母雞的叫聲使我們體會出了不同的意義,當然它也有安靜的時候,大家來找一找,讀一讀。
8 、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使你感觸很深?
9、小結
說明:讓學生體會作者通過具體的事例,細致的描寫,把母雞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這一環節的教學重點放在課文第二部分(5——9小節),從母雞的“叫聲”“沉默”“動作”等方面引導學生去感悟和實踐。
四、復習鞏固,說話練習
1、 出示說話練習
2、學生準備,交流。
3、總結:作者由開始對母雞的討厭發展到敬佩尊敬,是因為對母雞有了不斷深入的觀察,不停留在原有的印象上。
母雞,多么平常的一種動物啊!可卻在老舍的筆下,讓我們感受到平凡背后的偉大。世界上有很多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著的,我們要善于發現和捕捉,讓我們一起努力!
說明:從說話練習中引導學生感悟老舍通過不斷深入的全面觀察,發現了母雞身上凝聚著許多的優點。從而讓學生明白世間萬物都是在發展變化著的,我們看待事物不能總停留于已有的印象,需要不斷地去捕捉,去發現閃光點,觀察是無止境的。
板書設計:
無病呻吟
24 母雞 喜歡炫耀負責 慈愛
暗箭傷人勇敢 辛苦
欺軟怕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