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教學實錄
學習目標:
1、自學生字,知道“沒完沒了”、“如怨如訴”等詞語寫作者對雞叫聲的厭煩之情。
2、正確朗讀課文。邊讀邊思,了解作者筆下母雞的特點及作者態度變化的原因。
3、能在指導中體會到母雞叫聲中傳遞的意思,感受到母愛的無私無畏。
4、正確朗讀課文,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5、比較《貓》和《母雞》在寫法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課前熱身,互相認識。
2、做小游戲,從表演叫聲切入至課堂學習。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老舍先生寫的《母雞》。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交流課下預習情況。
2、老師檢查學生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3、交流對課文的預習情況。
三、初讀課文,教學作者為什么一向討厭母雞。
1、從文中找出描寫母雞叫聲的句子, 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找找這些描寫母雞叫聲的句子,可以邊讀邊把它畫下來。
2、交流一共找到了幾處描寫母雞叫聲的句子,從第一處叫聲切入,談一談你的體會,讀出自己的體會。
3、還有哪些描寫母雞叫聲的句子,給了你這種同樣的體會,讓你對母雞感到討厭了。
4、交流這些叫聲為什么讓你討厭,從這些描寫叫聲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母雞的討厭之情,并且指導學生讀一讀這些描寫母雞叫聲的句子,讀出討厭的感情。
5、除了這些叫聲使作者討厭母雞,還有一個原因,請同學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所以作者說:“我一向討厭母雞。”
四、質疑激發學習興趣,學習作者為什么不敢討厭母雞。
1、作者就這樣一直討厭母雞嗎? 就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再來透過叫聲尋找答案。你還劃出了哪些描寫母雞叫聲的句子,從中你又能讀懂什么?
2、交流學生畫的描寫母雞叫聲的句子,談體會。學生交流到哪一部分就學習哪一部分。
3、從母雞的叫聲中體會它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找出描寫母雞“警戒“的句子讀讀。讓學生表演動作,體會母雞在為自己孩子的安全時刻警戒著。
創設情境引讀,體會母雞的勇敢、辛苦、負責等。
4、有了小雞雛的母雞時刻警戒著,白天如此,晚上也是如此,找到相關的句子交流學習。
從“頂”字體會到什么?對比學習:同樣是叫聲,而且母雞警告雞雛時及夜深人靜時那“頂尖銳”、“頂凄慘”的叫聲肯定比白天下了蛋后發了狂似的叫聲更刺耳,那為什么作者卻不敢再討厭那叫聲了呢?
(懂得母雞都是為了保護她的孩子在叫,所以,這樣的舉動是值得尊敬的,所以作者不敢再討厭了。)
5、當母雞發現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緊叫,好像在說:“ 。”
結果,每一只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假如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6它教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還半蹲著,讓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溫暖。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