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品味詞句,體會作者是如何表達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3、激起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課前熱身:
1、同組交流收集到的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2、全班交流展示:每組的三號同學代表本組進行展示,做到聲音洪亮,不重復的,可為本組爭得一顆星。
3、將交流過程中積累到的成語補充到積累本上。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可愛的小生靈,它們的存在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麗、可愛。小貓就是其中的一個,你喜歡它嗎?
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一部關于小貓的短片,想看嗎?
生:想。
師:看完后說一說這些貓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播放短片,生觀看,不時地發出陣陣笑聲。)
師:說一說吧,這些小貓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它們很可愛。
生:它們很調皮。
生:它們是一群淘氣包……
師:可愛,調皮,淘氣,大家對小貓的這些評價都飽含著對它的喜愛之情。我國著名的語言大師老舍先生也十分喜歡這小精靈,他筆下的貓又是怎樣一幅妙趣橫生的畫面呢?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15課《貓》。齊讀課題。(師板書課題)
【評: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用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短片做開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祛除了學生對課文的陌生感,產生了自主學習的沖動。】
二、復習鞏固
師:打開記憶的大門,回想:老舍爺爺筆下的貓有哪些特點,盡量用文中的詞語概括。
生: 老實 貪玩 盡職
古怪 溫柔可親 一聲不出
膽小 勇猛
淘氣可愛 生氣勃勃 天真可愛(師板書)
三、品味賞讀
師:瞧,這只小貓把這么多相對的特點集于一身,實在有些古怪。這樣一只古怪的小貓,老舍先生卻很喜歡它。讓我們走進文本深處,看看老舍先生是怎樣表達對貓的喜愛之情的。(出示課件)
默讀課文,學習步驟如下:
v 畫一畫,畫出能反映作者喜歡貓的句子。
v 品一品,仔細體會句子中的情感。
v 讀一讀,選擇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畫出的句子。
師:請大家先按照學習步驟自己學習。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學。)
師:接下來我們就和同組的同學共同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小組交流時做到輪流說,不重復,可補充,然后選出你們最喜歡的句子在全班展示。
【評:教師給學生創造和搭建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平臺,落實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大力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師:請各小組派代表來展示你們小組的學習成果。還要做到輪流說,不重復,可補充。
第一組:我們小組認為72頁“它到院子里來了……它是那么生氣勃勃,天真可愛。”這幾句話寫出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因為貓把老舍先生心愛的花弄得枝折花落,而老舍先生卻沒有責打它,還說它生氣勃勃,天真可愛。可見作者多么喜歡它。我們選擇的讀書方式是齊讀。(小組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