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樹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童話專題的一篇講讀課文。課題是《去年的樹》,我說課的題目是《與文本對話 用心靈感受》
一、 緊扣特點 說教材
《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冬天即將來臨,鳥兒將要飛到南方時,鄭重承諾明年還要回來唱歌給樹聽。可是,第二年,當鳥兒飛回來找他的好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四處找尋,歷經(jīng)千辛萬苦,最后找到用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唱起了去年的歌。
讀罷此文,鳥對樹的那種濃濃深情便躍入腦際,揮之不去。童話情深意濃,帶著些許傷感,贊美了高尚的令人蕩氣回腸的友情。文章主要是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jié)、推動故事發(fā)展的。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年段的特點、學生的特點我把目標確定為:
1、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
2、抓重點詞語,理解內(nèi)容,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體會故事揭示的道理。
感受擬人體童話的特點。
二、據(jù)生依文 說理念
我把教學本課的理念概括為:
目標明思路清晰,抓訓練扎實有序。學文本讀悟相依,設問題緊扣主題,細打磨渾然一體,文與道兩相統(tǒng)一。教學中力求體現(xiàn)。
三、 聯(lián)系實際 說策略
1、說教法
特級教師孫雙金認為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xiàn)16個字:書聲瑯瑯 議論紛紛 高潮迭起寫寫練練。這堂課主要想采用讀悟教學法、讀寫結(jié)合法,設置多種情景,用心靈去感受,設計教師范讀、引讀、分角色讀、默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2、說學法
(1)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抓關鍵詞句理解文意的方法和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學習中,讓學生用筆來思考。用筆來思考,就是要求學生邊讀邊用書面文字及時記錄自己的閱讀理解,閱讀感受。用筆來思考,應該成為學生的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有效的閱讀方式,一種終身受用的學習方式。
四、循序漸進 說流程
(一)、談話激思,自然入題。
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學習,我十分高興,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我能成為你們的朋友,(板書)你們也愿意做我的朋友嗎?我們怎樣才會成為朋友?咱們要成為好朋友,又需要做到哪些呢?大家都在思考,不急于回答,現(xiàn)在讓我們繼續(xù)走進童話故事《去年的樹》,閱讀大樹和鳥兒這對好朋友之間的故事,通過學習,同學們對好朋友一定會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設計意圖:談話激起學生對朋友的思考,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但對于四年級的孩子,要回答這個貌似簡單的問題又難以總結(jié),所以教師不急于讓學生回答,而是帶著一種思考,走進文本。
(二)、細讀感悟 體會真情
從字面上了解好朋友
文中有很多地方都出現(xiàn)了好朋友這個詞語,找找讀讀。
讀懂文字背后的感情
這么多地方都出現(xiàn)了好朋友,讓我們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劃能體現(xiàn)他們是好朋友的句子,也可簡要寫出閱讀感受。
設計意圖:抓好朋友主線,使得課堂主線明晰,避免繁瑣的分析、肢解文本內(nèi)容。
交流————
a. 離別見真情
抓關鍵詞體會:天天 (形影不離 唱而不厭,聽而不倦)不得不
指導讀第一次對話:(1)學生讀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