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說課稿
2. 檢查預習
3. 自學討論
這部分可分三個環節:(1)提供自學材料,(2)個人自學,(3)小組討論。
根據教材的訓練重點,難點及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投影出示自學材料:
1.火燒云的最主要的特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這一特點的?
2.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各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來的?請標出來。
3.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云的?你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示?
4.交流點撥
這部分又分兩個環節:交流點撥、質疑解難。交流是檢驗學生自學成果的過程。在交流中,當學生意見出現分歧和偏差時,教師要適時點撥。
根據學生的回答:火燒云最主要的特點是“變”,作者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來寫,板書:
顏色
變
形狀
第3題算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
在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這部分時,大部分學生能夠從“紅通通的、金燦燦的……”等表示顏色的詞中體會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的特點,但不一定能從“還有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云這一特點。刪掉這個句子,讓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體會出這句話也能說明變化多的特點,但不一定能找出顏色變化 “快”的特點,出示對比句子: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紅通通的、金燦燦的半紫半黃……
讓學生從“一會兒……一會兒……”中體會變化“快”這一特點。
5.總結評價
我設計這樣兩個問題:1. 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可以從學習課文內容和觀察方法兩方面來談)
2. 你認為這節課你學得怎么樣?
根據學生的回答做總結和綜合性評價。
總結評價后布置作業:按描寫火燒云的方法,展開想象,以《云》為 題寫一個片斷。
六、說板書設計
顏色
變
形狀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既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體現了所述事物的特點,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補充資料
在清晨,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或者傍晚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天邊的云彩常常是通紅的一片,像火燒的一傍晚的 火燒云樣。人們把這種通紅的云,叫做火燒云,又叫朝霞和晚霞。有時候,沒有云,天邊也會出現火紅的顏色,這叫火燒云。
火燒云是日出或日落時出現的赤色云霞。火燒云屬于低云類,是大氣變化的現象之一。它常出現在夏季,特別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由于地面蒸發旺盛,大氣中上升氣流的作用較大,使火燒云的形狀千變萬化。火燒云的色彩一般是紅通通的。火燒云的出現,預示著天氣暖熱、雨量豐沛、生物生長繁茂、蓬勃的時期即將到來。
我們已經知道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混合而成的。這些顏色的光的波長不一樣,紅色光波最長,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空氣的分子和空氣里飄浮著無數細小的灰塵和水滴,它們都能夠把太陽的各色光線分散開來,這就叫 作散射作用。太陽光中的光波波長越短的,像紫色、藍色光就很容易被散射開來;波長越長的,像紅色、橙色光就不容易散射。早晨或傍晚,太陽光是斜射的,它通過空氣層的路程比較長,受到散射就減弱得很厲害。減弱得最多的是紫色光,減弱得最少的是紅色或橙色光。這些減弱后的彩色陽光,照射在天空中、云層上,就形成鮮艷奪目的彩霞。天上沒有云的時候,懸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氣層較薄,太陽光里的紅、橙、黃、綠幾種色光幾乎全部通過,只把青、藍、紫幾種色光攔住,而這幾種光中,又數藍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個天空都染成了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