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教案
通過這樣的分析,請同學說出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鞏固對本文結構的認識。
(這篇課文是按照火燒云的到來、出現、退去的順序寫的。)
(三)請同學熟讀課文,為進一步理解火燒云的變化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及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二)學習仔細觀察、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
(三)有感情地背誦課文,注意積累好詞好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仔細觀察,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用具
(一)幻燈機,錄音機,小黑板。
(二)火燒云幻燈片。
(三)有條件可以播放火燒云的錄像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了解學生對火燒云的認識。
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齊讀課題,并以課題為題。請同學討論,以達到了解學生對火燒云認識程度的目的。
什么叫“火燒云”?你見過火燒云嗎?你見過的火燒云是什么樣子?當時心情怎樣?
(火燒云是日落或日出時天空出現的紅色云霞,色彩非常美麗。)
2.明確結構,抓住特點。
已故作家蕭紅通過仔細觀察對火燒云做了生動的描繪,語言精練準確,使人讀后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那么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火燒云”的呢?
(課文是按照火燒云到來前、出現時、消退后的順序寫的。)
板書:到來前 出現時 消退后
請同學們聽配樂朗讀課文,思考作者抓住火燒云的什么特點來寫的?哪一段主要寫了這一特點?
(作者抓住了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來寫的,課文第二段主要寫了這一特點。)
(二)以讀促講,啟發想象。
1.學習第一段。
火燒云出現之前,天空及周圍的景物是怎樣的?讀一讀,想一想。
(火燒云出現之前,天空布滿霞光,周圍的人和動物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現出各種顏色。)
板書:霞光照耀
“霞光”使哪些景物發生了變化?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
(霞光使“小孩”、“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老頭兒的胡須”都在顏色上發生了不同的變化。作者通過仔細觀察,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情具體描寫了火燒云出現前的景物。)
火燒云到來之前這些景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同樣的景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