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簡析: 本文是一篇游記,文章條理清晰,語言淺顯易懂,描寫的又是我國的名勝.所以講這一課時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為了讓學生能深刻地領會雙龍洞的特點,在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播放有關雙龍洞畫面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 :
1. 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學會其中9個.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寫作方法.
4. 閱讀與想像相結合,了解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5. 能根據自己所了解的雙龍洞的特點,向別人介紹某一景點.
6. 能概括地總結雙龍洞的特色.
教學重點:
1、了解外洞、空隙和內洞的特點.
2、分清文章的主次內容并領會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從而學習其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
1、由進內洞時作者的感覺體會空隙的特點.
2、 在領會作者寫作目的的基礎上,學習其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浙江金華雙龍洞的資料,教師可準備有關雙龍洞風景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創設氣氛,導入 新課
談話導入 .(教師可從衣著上影響學生的感覺)我今天特高興,因為葉圣陶爺爺要帶我去浙江金華的雙龍洞游覽去呢!(等孩子露出羨慕的神態時接著說)你們想去嗎?那好,現在我們就跟著葉爺爺到那里去看看吧!(出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理清路線
1、引導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作者所游覽的景點,并排列順序.
2、找出表示作者游覽景點產生變換的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3、用做小導游的方法(準備好導游的工具)激勵學生細讀課文,理清作者的游覽順序,并請學生按順序寫出幾個景點.板書;( 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內洞)
三、探討主次,學習寫法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
2、小組探究文章的主次,并說說作者為什么這樣選材.
3、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
總結:寫文章時與題目關系密切的要詳寫,不太密切的要略寫,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四、課外拓展,小筆頭練習
1、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都到過那些旅游景點,并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2、課下仿寫一篇小游記.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領會感情
1、回顧課文中所描寫到的景點.(出示板書)
2、指導朗讀課文,找出重點內容.
3、讀后分析解決重.難點.
(1)、自讀描寫外洞的內容,找出描寫其特點的句子.
"走進去......一定不覺得擁擠"
反復讀這句話,用一個詞總結其特點.板書:(大)
(2)、用同樣的學習方法,小組探究"空隙"的特點.(。ㄕ
作者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告訴我們"空隙"的小呢?
引導學生分析,理解空隙的"窄。.
理解空隙如何小的句子.
體驗空隙如何窄的句子.
讀:"為從后腦到肩背......貼著船底了.""可是還能感 覺......我又感覺......"
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播放進空隙時的多媒體,問:如果讓你躺在小船里會有什么感覺?
用語氣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3)、用學習前兩個景點的方法學習描寫內洞的內容.
同位討論并總結出內洞特點.(美)
從哪些地方看出它的美呢?找出你認為美的句子讀一讀.
(4、鞏固主要內容.
用自己所感悟是情感朗讀描寫外洞,空隙,內洞的段落.(教師適時點撥)
(5)、其他內容
學習1-3自然段,了解路上的特點.
出示相關句子:
"山上開滿了映山紅......顯得有精神."
"粉紅色的山......眼前一片明艷."
"隨著山勢......時時變換調子."
指名學生朗讀句子,想想,議議體會到了什么?(美)
(出示雙龍洞路上的錄像)
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感悟朗讀.
根據句子提問:為什么同一類的花兒山上的卻比盆栽的有精神?
為什么同一條溪流會時時變換調子呢?
二、回顧整體,理出線索
在學生明白了作者的寫作順序后讓學生找出文中有關描寫溪流的句子.并總結: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另一條線索.它起到能把文章各段連接起來使之緊湊的作用.
三、濃縮感知,張揚自我
1、讓學生齊聲朗讀課文,并播放配音樂.
2、教師可由衷稱贊:"。‰p龍洞,你是一個美麗而又神奇的地方。⒂纱俗寣W生也用一句話抒發自己的感受.
3、播放雙龍洞景色的課件,并請小導游對其中的某一景點邊看邊介紹,評出優秀小導游.
四、課外拓展
給文中的幾個景點的某一處寫一導游詞.
背誦,并仿寫自己喜歡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