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乘法 教材分析(通用3篇)
第一單元 乘法 教材分析 篇1
本單元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以豎式計算為主,先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情況,然后是乘數末尾有0的特殊情況。在“想想做做”里還安排了口算,包括幾百乘幾十(如700×80)、比較容易的幾十乘幾百幾十或兩位數乘幾百(如30×310、23×300)等。
結合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編排的一道思考題讓學生結合計算過程進行逆向思考。在練習中編排的一道思考題讓學生在計算中作出判斷與調整,對學生有挑戰性。編寫的一篇“你知道嗎”介紹我國古代是怎樣計算乘法的。
1 讓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計算知識和經驗,主動學習新的計算內容。
計算教學都是從簡單到復雜螺旋上升的,最基礎的計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這樣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一方面表現在掌握了算法,能正確地計算,另一方面還表現為能運用已有的計算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數目更大、過程更復雜的計算問題。讓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數學認識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也是本單元計算教學的基本思路。
。1) 例題鼓勵學生自己算。學生已經能筆算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相比,三位數乘兩位數需要多乘一步,并把兩次的部分積相加。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相比,三位數乘兩位數只是其中的一個乘數從兩位數變成三位數,豎式計算的方法完全可以從兩位數乘兩位數遷移過來。第1頁例題和“想想做做”的編寫有四個特點: 一是在寫出豎式以后,讓學生獨立計算,不作任何提示或指點;二是計算以后要組織交流。交流的內容是計算時的思考,通過交流總結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三是在練習中帶出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讓舊知識在新的計算情境中得到應用;四是“想想做做”第6題里有四道題是三位數乘兩位數,還有兩道題是兩位數乘兩位數。把新舊知識結合在一起練習,體會計算時的相同點,促進認知同化,完善認知結構。
。2) 整理學過的乘法口算,更好地把握計算要領!跋胂胱鲎觥钡5題是口算題,有幾十乘幾十和幾百乘幾、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一位數與相應的兩位數乘幾十或幾百幾十乘一位數,這些口算是三年級陸續教學的。教材把這些口算匯集起來,并以題組的形式呈現,讓學生體會同組口算題在思考時的相同處、算法上的聯系點,從而在整體上掌握乘法口算。如,通過21×4、21×40、210×4這組題的計算和比較,體會后兩題都要先想21×4。又如,60×9、600×8、60×50這組題都先用6的乘法口訣算,再在得數后面添0。學生具有了這些體會,就為后面教學用簡便方法筆算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作了準備。
2 逐步加深對用簡便方法筆算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體驗,培養計算技能。
乘數末尾有0是乘法的特殊情況,既可以按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步驟計算,還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在得數的末尾添上適當個數的0。讓學生掌握后一種算法,有助于算得對、算得快,教材第4~6頁教學這個內容。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有三種情況: 第一個乘數(即乘號前的乘數)末尾有0、第二個乘數末尾有0、兩個乘數末尾都有0。其中前兩種情況已經在三年級教學過,第三種情況在本單元教學。
。1) 溫習舊知,初步體驗。第4頁例題在列出算式850×15以后問學生“用豎式怎樣算”,并要求學生先試一試,再和同學交流。學生間的算法是多樣的,通過交流,感受用后一種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2) 創設情境,促進認知擴展!霸囈辉嚒850×20兩個乘數的末尾都有0,這種題的簡便豎式以前沒有教過,是這段內容的重點。由于首次教學,教材里寫出了豎式,讓學生思考“170的后面應該添上幾個0”。教學這道題要注意三點: 一是引導學生研究教材里已經寫出的豎式,兩個乘數的位置是怎樣安排的?“170”是哪里來的,為什么寫在這個位置?從中體會用簡便方法筆算的寫法和算法。二是讓學生在豎式上添0以后討論為什么添兩個0。在這里不是用積的變化規律進行演繹推理,學生還不具備這些數學知識。只是通過合情推理: 850的末尾有1個0,20的末尾有1個0,兩個乘數的末尾一共有2個0,“170”的后面也添2個0。三是組織學生完整地說一說用簡便方法筆算850×20的寫法、計算步驟和注意點。
教材考慮到學生初學兩個乘數末尾都有0的乘法會有些困難,在“想想做做”里作了適當的安排。第1題在列出的豎式上計算,著重解決先算什么和得數末尾添幾個0的問題。第2題才讓學生寫豎式,著重解決寫法問題。這樣安排的意圖是合理配置教學資源,既突出重點,又分散難點。
。3) 不斷地體會,深入地理解!跋胂胱鲎觥钡3題通過同組三道題的計算和比較,體會在乘數末尾有0的時候都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在得數末尾添上適當個數的0,從而形成具有概括性的認識。第5題通過后四欄與第一欄的比較,體會積隨著乘數的變化而變化,滲透了函數思想以及對積的變化規律的直覺感受,進一步鞏固用簡便方法筆算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第8題比較乘數中間的0與末尾的0,進一步明確計算時“0”的處理方法是不同的。第10題從已經確定的積寫出合適的乘數,換一個角度體會積末尾的0。同一個積可以寫出不同的算式,如20×80=1600、200×8=1600、2×800=1600,這三道算式的兩個乘數末尾都一共有2個0,積的末尾也是2個0。還可以寫出320×5=1600、64×25=1600、32×50=1600,這些算式又告訴我們,積末尾0的個數不都是由乘數末尾有幾個0決定的。教學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對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有更深刻的體會和理解。
3 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選擇素材。
教材充分注意了四年級學生的“現實”與第一學段時有所不同,他們的興趣不再是游戲、童話和小動物,已經開始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數學教學應該適應學生的變化,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反映社會進步的信息,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1) 聯系現代化建設選取素材。第2頁第7題是計算京滬鐵路和京滬高速公路長度的問題,第7頁第4題是有關京拉公路干線和京塘公路干線長度的問題。教學時可以在地圖上簡要介紹這些交通干線的地理情況和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
。2) 聯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選取素材。第3頁第8題讓學生計算1999年我國14個城市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教學時要幫助學生理解家庭人均月(年)收入的意思,知道這些數據是什么時候用什么方法得到的。還可以補充一些我國家庭收入變化的資料,讓學生從中得到教育。第5頁第4題以保潔費為題材,反映了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教學素材的變化,開始時學生可能不太適應。要稍用一些時間幫助學生理解素材的背景與內容,引導他們逐漸適應。
4 培養簡便運算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年級(上冊)教學了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本單元應用這些運算律結合三位數乘兩位數進行簡便運算。第8頁第6題里有三組算式,前兩組都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有關。通過計算和比較,體會這些運算律能使125×16、250×24的計算簡便,從而引導學生在第7、8題中進行簡便運算。第三組算式的得數相同,因為它們都求501個20是多少。讓學生初步感受這一點,為教學乘法分配律積累感性材料。
結合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有兩道題比較突出。第3頁第10題商店里的玩具熊,先按原價賣出一部分,剩下的降低單價賣出。第9頁第12題團購公園門票,人數越多,票價越便宜。這兩題非常貼近生活,學生從中能進一步體會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聯系,感受解決問題要尋找最佳的方案。
第一單元 乘法 教材分析 篇2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這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基礎上教學的。內容分兩段安排:先安排例1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再安排例2教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包括口算幾百乘幾十或幾十幾、幾百幾十乘幾十)。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筆算和口算方法
◆引導學生自己計算、交流,獲得一般算法
學生在前三年學習中,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具有乘法筆算的經驗,可以自己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因此,p1例題只是列出豎式,接著啟發學生自己完成計算,并通過小組交流,獲得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一般方法。教學時主要讓學生嘗試計算,幫助總結出筆算方法,即先從個位起依次用各數位上的數乘另一個乘數,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積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末尾有 0 的乘法讓學生嘗試、思考
在掌握筆算一般方法之后,p4安排了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例題教學一個乘數的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在列出算式后,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認識自己列豎式計算,再和同學交流,獲得比較簡便的筆算方法,即先把0前的數對齊相乘,然后在得數的末尾添一個0;試一試安排了兩個乘數末尾都有0的乘法筆算。因為積后面要添兩個0,教材先列出豎式并用虛線表示,讓學生根據已經乘出的數,討論積的末尾要添上幾個0,明白可以先算0前面數的乘積,再看兩個乘法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出的積后面添幾個0。這里要注意讓學生明白,虛線前乘積末尾的一個0是計算出來的,所以連添上的兩個0,應該3個0,以免學生產生誤解。
◆利用題組練習學會新的口算
本單元要求學生學會幾百乘幾十或幾十幾、幾百幾十乘幾十的口算。由于學生曾經在口算末尾有0的乘法時掌握類似的筆算,同時又有了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的經驗,因此教材把這類口算安排在練習里,通過題組帶出新的口算,利用遷移規律讓學生學會。如p5第3題,可以聯系幾十乘幾、幾十乘幾十來理解幾十乘幾百的口算方法;p6第6題通過比較、口算,用每組第一題計算,類推出下面兩題的計算,學會這部分內容的口算;再通過第7題的口算進一步鞏固方法。
2.注意通過比較讓學生獲得進一步發展
◆通過比較體驗乘法的一些計算規律
一方面,通過計算比較,感受積的變化規律。p5第5題通過填表、比較,可以體會乘數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并幫助理解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簡便算法。
另一方面,用題組以舊帶新,讓學生學會新的口算。以上所說的口算,也是通過計算、比較,體會新的口算的方法,促進學生在知識上獲得進一步發展。
◆通過比較進一步掌握計算方法
如p6第8題,就是安排題組比較,讓學生體會乘數末尾有0與中間有0的乘法筆算過程的區別,進一步認識乘數中間有0時,要按筆算方法依次相乘,與0相乘這一步不能省略,而乘數末尾有0時,末尾的0可以先不乘,最后在積的末尾添0。
◆通過比較體驗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材p8先通過第6題的題組比較,使學生體會三位數乘兩位數同樣可以應用乘法的運算律或依據乘法意義,使一些計算簡便。在此基礎上,安排第7題讓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提高靈活計算的能力。
第一單元 乘法 教材分析 篇3
下冊第一單元乘法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這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基礎上教學的。內容分兩段安排:先安排例1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再安排例2教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包括口算幾百乘幾十或幾十幾、幾百幾十乘幾十)。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筆算和口算方法
◆引導學生自己計算、交流,獲得一般算法
學生在前三年學習中,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具有乘法筆算的經驗,可以自己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因此,p1例題只是列出豎式,接著啟發學生自己完成計算,并通過小組交流,獲得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一般方法。教學時主要讓學生嘗試計算,幫助總結出筆算方法,即先從個位起依次用各數位上的數乘另一個乘數,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積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末尾有 0 的乘法讓學生嘗試、思考
在掌握筆算一般方法之后,p4安排了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例題教學一個乘數的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在列出算式后,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認識自己列豎式計算,再和同學交流,獲得比較簡便的筆算方法,即先把0前的數對齊相乘,然后在得數的末尾添一個0;試一試安排了兩個乘數末尾都有0的乘法筆算。因為積后面要添兩個0,教材先列出豎式并用虛線表示,讓學生根據已經乘出的數,討論積的末尾要添上幾個0,明白可以先算0前面數的乘積,再看兩個乘法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出的積后面添幾個0。這里要注意讓學生明白,虛線前乘積末尾的一個0是計算出來的,所以連添上的兩個0,應該3個0,以免學生產生誤解。
◆利用題組練習學會新的口算
本單元要求學生學會幾百乘幾十或幾十幾、幾百幾十乘幾十的口算。由于學生曾經在口算末尾有0的乘法時掌握類似的筆算,同時又有了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的經驗,因此教材把這類口算安排在練習里,通過題組帶出新的口算,利用遷移規律讓學生學會。如p5第3題,可以聯系幾十乘幾、幾十乘幾十來理解幾十乘幾百的口算方法;p6第6題通過比較、口算,用每組第一題計算,類推出下面兩題的計算,學會這部分內容的口算;再通過第7題的口算進一步鞏固方法。
2.注意通過比較讓學生獲得進一步發展
◆通過比較體驗乘法的一些計算規律
一方面,通過計算比較,感受積的變化規律。p5第5題通過填表、比較,可以體會乘數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并幫助理解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簡便算法。
另一方面,用題組以舊帶新,讓學生學會新的口算。以上所說的口算,也是通過計算、比較,體會新的口算的方法,促進學生在知識上獲得進一步發展。
◆通過比較進一步掌握計算方法
如p6第8題,就是安排題組比較,讓學生體會乘數末尾有0與中間有0的乘法筆算過程的區別,進一步認識乘數中間有0時,要按筆算方法依次相乘,與0相乘這一步不能省略,而乘數末尾有0時,末尾的0可以先不乘,最后在積的末尾添0。
◆通過比較體驗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材p8先通過第6題的題組比較,使學生體會三位數乘兩位數同樣可以應用乘法的運算律或依據乘法意義,使一些計算簡便。在此基礎上,安排第7題讓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提高靈活計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