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四冊第五單元70頁例3。
教學目標:
1、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現實的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通過比較、理解數位的意義和數的實際大小,掌握比較10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 課前獨立學習。
(1)你會比較下面這兩個數的大小嗎?請在( )里填上“›、‹或=”。
100( )1000
(2)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較出它們大小的?
(3)也可以這樣想:100的最高位是1,它表示( )個( );1000的最高位是( ),它表示( )。( )個( )比( )個( )小,所以100比1000( )。
(4)思考:如果按照這種方法,要比較321和370的大小,我們可以怎樣想呢?
【設計意圖:學生在上一課時已經學過了千以內數的組成,所以用比較計數單位的方法來比較數的大小是可行的。而且引導學生從最高位入手去比較數的大小,對于進一步學習更大的數的比較,甚至是小數的大小比較都是可行的方法,為學生繼續要學習的同類知識搭起了支架。】
二、 組內交流。
小組內交流課前我先學,各小組1——4號的同學準備上臺匯報。
三、 組間質疑、碰撞,得出方法。
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上臺匯報,其他小組的同學提出建議或質疑。
小結: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可以先比較最高位上計數單位的大小;如果最高位上的計數單位大小相同,再比較下一位。
四、 練習反饋。
1、課本第70頁的第3題。
(1)學生分角色讀題,理解題意。
(2)猜一猜,他們家各種了幾棵?
(3)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2、練習十五第4、5兩題。
(1)獨立完成4、5兩題的填空。
(2)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填寫的。
3、練習五的第6題。
(1)先觀察圖中的書架,估算一下,大約有多少本書?
(2)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和方法。
(要估算整個書架上的書,先要估算一下一層有多少本書,再估算整個書架上的書。)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的練習,鞏固新知的掌握。】
五、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