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結合律和簡便算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例3、例4、例5,練習十一第5—10題。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理解、掌握加法結合律。
2.能夠應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二)能力訓練點
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用聯系、發展的觀點,觀察分析知識的規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參與知識
教學過程:。 ’
(四)美育滲透點
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提高審美意識。
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上升理論,抽象概念。
引導學生觀察、探索,學習新知。
教學重點:對加法結合律的理解、掌握和應用。
教學難點:加法結合律的運用。
投影儀、幻燈片、小黑板(轉板)。
(一)鋪墊孕伏
1.什么叫加法交換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2.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數。
43+67二( )+( ) 35+( )二65+(
( )+18:19+( ) o+100:( )+(
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270+380:390+260 20+50+80二20+肋+50
o+400:400+o 140+60:60+140
(檢查學生對已學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為與新知識作比較打下基礎。)
4.四年級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兩個班共有多少人?(轉板出示)
學生計算完后,讓學生用加法的意義說明為什么用加法計算。(理順解題
思路,為參與知識教學過程學習例3,埋下伏筆。)
教師:以上,我們運用了加法的意義及交換律解決了一些問題,那么關于加
法還有沒有其他的規律性知識?這些知識又有什么用途呢?這節課我們繼續
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加法結合律和簡便運算。(板書課題)
同學們看這道題(復習題4),求兩個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用48+50求出
結果,如果把題改一下又該怎樣求呢?(教師翻轉板)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
例2。(板書例2)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3,學生讀題后,指名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教師邊用線段表示出
數量關系。
求兩個班人數的和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現在我們求三個班一共是多
少。可怎樣算呢?請同學們列出算式算出結果。(教師巡視,指名2人板演)集
體訂正讓板演的2名學生分別講算理。
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時并提示:第一種計算方法,表明先算一班和二班人數
的和,要在48與50的外面加上小括號。第二種計算方法,表明先算二班與三班
人數的和,要在50與49的外面加上小括號。引導學生明確:這兩種解法的結果
相等,也就說明(48+50)+49與48+(50+49)這兩個算式可用等號連接,教師
板書:(48+50)+49;48+(50+49)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上面等式兩邊算式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引
導學生明確:相同點:都有三個加數,左右兩邊的三個數相同;不同點:加的順序
不同。
教師總結:無論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還是先把50與49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