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
課題:
單位:江蘇省銅山縣大許鎮太山小學 姓名:李春紅
教學內容:蘇教版教材四年級數學(上)教科書第48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一想”,完成第49頁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日常生活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認識這種關系和其中的簡單規律,并能將這種認識應用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
2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以及與他人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用數學的觀點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教學重、難點:
認識兩個物體間隔排列的規律,并能應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小棒(10根)、紙片(10個)
教學過程 :
一、游戲導入
夾小棒
師:如果用兩個手指夾1根小棒,那么一只手能夾幾根小棒?
生動手夾一夾,說一說。
師:一只手可以夾4根小棒,那么兩只手,三只手,五只手,甚至是更多的手夾小棒,能夾多少根呢?這里面有什么規律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板書課題:)
二、探索規律
1、出示教學掛圖,讓學生觀察
師:我們下面到小兔寶寶家去參觀一下吧!你們看到了什么?
讓生說一說。
2、出示問題。
師: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生回答,板書:9 10
7 8
12 13
3、提問:夾子和手帕是怎樣排列的?
生:一個一個排列的。
師:一個一個排列就是手帕、手帕、手帕……夾子、夾子、夾子……來排列的,它們是這樣排列的嗎?
生:不是。是按照一個夾子、一個手帕……這樣排列的。
師:對,它是按照夾子、手帕、夾子、手帕……順序排列的。(板書:夾子、手帕、夾子、手帕……)
師:最后一個是什么?
生:夾子。
師把板書補充完整。(夾子、手帕、夾子、手帕……夾子)。
師:請同學們來觀察小兔和蘑菇的排列順序,說一說他們是怎樣排列的?最后一個是誰?
生:是按照小兔、蘑菇、小兔、蘑菇……小兔的順序排列呢?
師板書:小兔、蘑菇、小兔、蘑菇……小兔。
師:那么籬笆和木樁呢?
生:籬笆、木樁、籬笆、木樁……籬笆。
師板書:籬笆、木樁、籬笆、木樁……籬笆。
4、小結:像以上這樣的排列,叫間隔排列。
板書:間隔排列。
5、師:如果我們把排在前面的物體叫作甲物體,排在后面的物體叫作乙物體。你能說說甲乙兩種物體是怎樣排列的?
生:是按照甲乙甲乙的順序排列的。
生:最后一個物體是甲。
師:你們說的真棒。(板書:甲、乙、甲、乙……甲)
6、師:請同學們觀察甲乙兩個物體的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甲比乙多。
生:甲比乙多1。
師:你真棒。
生:乙比甲少1。
7、師:同學們真厲害!下面就用你們發現的規律來試一試吧。
同位互相合作擺小棒和紙片。
擺三根小棒,每兩根小棒中間擺一張紙片,擺了幾張?
生:擺了兩張。
師: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的個數間有什么關系?
生:小棒是甲物體,紙片是乙物體,小棒的個數比紙片多1。
師:擺九根小棒,每兩根小棒中間擺一張紙片,擺了幾張?
生:擺了八張。
師: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的個數間有什么關系?
生:小棒是甲物體,紙片是乙物體,甲比乙多1。
師:擺七張紙片,每兩張紙片中間擺一根小棒?擺了幾根?
生:擺了六根。
師: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的個數間有什么關系?
生:紙片是甲物體,小棒是乙物體,甲比乙多1。
8、師:我們通過擺一擺再次驗證了剛才找的規律。想一想,在我們的周圍還有這樣有規律的事情嗎?舉例說一說。
生觀察、思考后說一說。
生:桌子和它們的間隔是間隔排列的。
生:窗戶上的鋼筋棍和空檔。
生:課程表,時間表與它們間的空隙。
生:走廊上的柱子和空檔。
生:鐘面上的數字和大格。
師:鐘面上有幾個大格,幾個數字?
生:十二個大格十二個數字。
師:數字和大格是怎樣排列的?
生:按數字、空格、數字、空格……的順序排列的。
師:最后是誰?
生:是空格。
生:還可以看作是按空格、數字、空格、數字……順序排列的。
師:最后是誰?
生:是空格。
生:還可以看作是按空格、數字、空格、數字的順序來排列的,最后是數字。
9、師:這兩位同學說的真棒。同學們看看這兩位同學找的例子和剛才那幾位同學說的例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它們都是間隔排列的。
生:如果把數字看作甲物體,把大格看作乙物體,它們是這樣排列的:按甲、乙、甲、乙的順序,最后一個物體是乙。
師:我們大家來為他的發現鼓掌。
生鼓掌。
生:那么甲是十二個,乙是十二個,甲和乙相等。
師:板書:甲、乙、甲、乙……乙 甲和乙相等。
10、回顧游戲:
師:用兩個手指只夾一根小棒,我們用一只手夾了幾根小棒?
生:四根。
師:照這樣計算,兩只手能夾幾根小棒呢?
生:八根。
師:請你動手夾夾。
生夾一夾,說一說。
生:老師,我這樣夾(舉手給大家看),夾了八根。我還有一種夾法,用兩個小手指再夾一根,就夾了九根。再演示給大家看。
師:你真聰明,還有不同答案嗎?
生:那么兩個大手指間也可以夾一根,就是共夾十根。
師讓生到前面演示,其余生跟著做。
師:在這兒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又是怎樣排列的?
生:手指是甲物體,木棒是乙物體,它們是按照甲、乙、甲、乙的順序排列的,最后是乙物體。
師:甲和乙的個數分別是多少?有什么關系?
生:甲和乙都是十個,它們相等。
師指著剛才在鐘面發現的規律,說:從游戲中我們再一次驗證了這個規律的存在。利用剛才的發現的規律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想想做做。
1、第1題,讓學生讀題,說說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再說結果。
2、第2題,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和答案。
如有困難,師可用粉筆演示。
3、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說出答案。
4、第4題,學生讀題后,說一說是怎樣排列的,再說出結果。
四、小結:
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生:學習了,有兩個物體間隔排列。
生:一個物體是甲,一個物體是乙,它可以按甲乙……甲的順序排列,還可以按甲乙……乙的順序排列。
生:有時甲比乙多1,有時甲和乙同樣多。
……
五、作業 :
1、一座石橋的一邊共有豎桿40根,每兩棵豎桿中間有一塊石板,這座橋的一邊共有多少塊石板?
2、
(1)把一根木料鋸30次,能鋸多少段?
(2)如果鋸成60段,需要鋸多少次?
3、一條路兩端都種樹,每3米種一棵,一共種了120棵樹,這條路全長多少米?
附:板書設計 :
乙 甲
9 10 夾子、手帕、夾子、手帕……夾子。
7 8 小兔、籬笆、小兔、籬笆……小兔。
12 13 木樁、籬笆、木樁、籬笆……木樁。
(1)甲、乙、甲、乙……甲 甲比乙多1。
(2)甲、乙、甲、乙……乙 甲和乙同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