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分析】“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屬于“數與代數”領域中“數的運算”的內容。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學生應通過學習,正確理解算理,并且在此基礎上熟練進行計算。
學生在前面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已經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過程中要看被除數的前一位或前兩位,商的書寫位置、余數必須比除數小等,為本單元的學習鋪平了道路。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原理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相同,只是試商的難度加大。在用一位數除時,利用乘法口訣就可以求出一位恰當的商。而在用兩位數除的過程中,要確定一位商是幾,不僅和除法十位上的數有關,而且還和除數個位上的數有關,計算過程比較復雜,有時需要試兩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當的商。為了解決試商這個關鍵問題,本單元內容,按照計算的難易程度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口算除法(用整十數除整百、幾百幾十);第二部分筆算除法(商一位數、商兩位數和商的變化規律);第三部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系統整理和全單元的全面復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教材的編排特點】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索計算方法。
計算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原本是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把計算教學置入現實情境之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于一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經歷除法計算方法形成的過程,還數學以本來面目,這正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所需要的教學。教材為學生學習除法計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給書打包、看書、喂豬,寄特快專遞等。教學時,應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或選擇學生熟悉的事例,創設生動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經歷發現、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數學問題的全過程,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從數量上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和習慣,促使學生形成計算意識。
2.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以往的計算教學,把總結、記憶計算法則作為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死記硬背。本單元教材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筆算的現實問題情境,而且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放手讓學生嘗試、探討、交流、歸納口算、筆算方法。學生在主動探索中經歷除法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既可以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解決問題。同時還為學生蠃得不斷體驗成功的機會,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讓學生靈活掌握試商的方法。
對于試商的方法,本單元主要采用學生熟悉的“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著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去試除被除數。這種試商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試一兩次就能確定出一位商。在教學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基礎上,教材還注意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教學在特殊情況下,靈活地運用試商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口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乘除法;掌握了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方法。另外,有些學生課前已經通過不同的途徑會口算用整十數除整百、幾百幾十的除法,還有個別學生會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差異,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為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及試商的速度,建議教師準備好口算卡片,供每天課上口算練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