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教學方案
簡要提示:本課教學內容是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106、107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即代數式的意義。本課教學主要讓學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經歷用字母表示數的抽象概括過程,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發展學生的符號感;同時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代數符號表示實際問題中,對數量關系的概括性和間接性,從而進一步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
教學流程:
流程1:課前談話
流程2:兒歌導課
流程3:教學例1
流程4:猜年齡,進一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量和數量關系
流程5:自學完成例2
流程6: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計算公式,并掌握簡寫規則
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流程8: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流程9: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流程10: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流程11:總結收獲,提出疑問
流程12:介紹有關代數發展簡史
第一段:聯系生活,引出課題
流程1: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說話是越來越簡潔了。炎熱的夏天,喝上一杯冰鎮飲料,要是以前,我們會說:真涼快呀。現在呢,可以用一個字概括——爽。再比如說,小姑娘長得漂亮,那叫——靚,小伙子挺精神的,也可以說成一個字——帥。看來,人們都有追求簡單的傾向。有一句廣告詞是這樣說的:將復雜的問題變簡單,那是在為社會做貢獻!
今天的數學課,我們也來試著將復雜的數學表達變簡單,好嗎?
流程2:兒歌導課
師:讓我們的學習從一首兒歌開始吧。(課件出示)同學們一起讀一讀,1只青蛙1張嘴,2只青蛙2張嘴,3只青蛙3張嘴,接著往下編。再和老師對對口令,10只青蛙——( ),20只青蛙——( ),50只青蛙——( )。
師:同學們,這樣1只、2只、3只地說下去,能說得完嗎?誰有辦法將復雜的數學說法變簡單,用一句話表示出這首兒歌表述的意思?(學生試說)
師:n只青蛙n張嘴。用一個字母就可以把我們想說的數都概括進去,多簡潔呀!青蛙的只數用n表示,為什么嘴巴的張數也用同一個字母來表示呢?
師:青蛙的只數和嘴巴的張數是相等的,這 1個小小的字母,就把它們之間的關系表示得清清楚楚。看來,字母還真能用來表示數啊!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用字母表示數。
第二段: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和數量關系
流程3:教學例1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擺1個三角形用了幾根小棒?3根。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用幾根小棒呢?怎樣用乘法算式來表示? 2×3。如果擺3個、4個這樣的三角形呢?擺3個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數用3×3表示,擺4個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數用4×3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