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的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積的范圍。
2、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問題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明確待解決問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喜歡看課外書嗎?前幾天老師買了一套少兒百科全書,付了128元,如果買2套付多少錢呢?5套呢?學校圖書室要買12套,你能算出要付多少錢嗎?
(前兩個問題,學生口答,并說一說方法,在類比推理中,讓學生理解求12套百科全書的價錢就是求128×12的積。)
2、學生進行估算,并說說想法。3、通過誘導,引入新課。
剛才每位同學都進行了估算,那么究竟128×12的準確答案是多少呢?面對新問題,我相信同學們各有高招,這節課我們一起借助已經掌握的知識來解決今天遇到的新問題。(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設計意圖:創設了一個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情境,希望學生能主動投入到估算中來,讓學生通過估算,試圖培養學生的數感,同時也使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用已有知識來解決新問題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法。)
二、自主探究,嘗試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思考,自己試著在練習本上算一算。有困難的,可以參考課本中的算法進行計算。
2、教師巡回指導,特別關注學困生。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估算,再嘗試筆算,實現了估算、筆算的有機結合。同時,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較好地體現了“關注差異、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三、交流匯報、歸納解題策略
1、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的算法,也聽聽別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匯總策略 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推薦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學習成果。
(1)、充分展示學生的研究成果,學生的解題策略可能有:
①128×10=1280 128×2=256 1280+256=1536 ②128×2=256 256×6=1536
③128×3=384 384×4=1536 ④利用豎式
(2)、通過比較,著重指導,從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3)、請學生算一算128×13,目的是讓學生發現方法二、三的局限性,從而更好的體會學習豎式的價值。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不同方法的比較、算法之間內在聯系的深入分析,從中逐步體驗到豎式計算簡潔、明白、通用、易查的優越性,體驗到豎式計算的優越性和學習豎式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各種算法。感悟和選擇出最優的方法。)
四、應用深化,總結學習方法
1、森林醫生(題目略) 做完此題教師小結:仔細嚴謹,體現了我們學習數學的良好品質。
2、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題目略)
3、如果我班每位同學買這樣一套少兒百科全書,書店給我們每套優惠15元,請算一算全班同學一共要付多少錢?
4、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我們是怎樣學會這些新知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