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65~67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
2. 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
教學過程
一、 動畫引入,感受“策略”
1.談話: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播放動畫《曹沖稱象》的故事,播放至曹操質疑“大象有多重呢”)大象有多重?稱大象,沒有那么大的秤!又不能殺掉大象。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曹沖究竟想出了一個什么樣的策略?(板書:策略)
2. 小結:曹沖想到把大象轉化成同樣重量的石頭,稱出石頭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體重了。這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其實,在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中,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需要運用很多策略。(板書:解決問題)
二、 解決問題,初步體驗“策略”
1. 學會列表。
談話:我校同學開展了“快樂讀書”的活動,為了及時記下讀書心得,大家到文具店購買筆記本。(出示例題情境圖)
引導:仔細觀察情境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怎樣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引導:老師給大家介紹另一種整理信息的方法。出示表格:
可以先把題目中小明買筆記本的信息填在表格第一行,第二行填誰的信息?(小華)“5本”填在哪里?“多少元”填在哪里?完成下列表格:
你覺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處?(清楚、簡潔)
小明
3本
18元
小華
5本
?元
2. 引導學生利用表格,分析數量關系。
小組討論:求小華買5本用去多少元,可以怎樣想?怎樣才能求出1本筆記本的價錢?
提問:你能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練習本上列式。
三、 嘗試解決問題,進一步體驗策略
1. 列表解決問題。
出示:如果“小軍用42元買筆記本,他買了多少本?”你能先列表整理再解答嗎?(學生自己填表)
提問: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怎樣想?先在小組里說一說。
全班交流,列式解答。
2. 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簡化表格發現規律。
這張表格我們可以再簡化:把小明、小華、小軍買筆記本的本數和用去的錢數用箭頭對應起來。
學生在書上第66頁填出括號里的數。
3 本 → 18 元
5 本 → ( )元
( )本 → 42 元
觀察:從左往右看,你發現了什么?(本數與錢數對應,每本價錢不變)要求5本多少元和42元買幾本,都要先算出什么?
觀察:從上往下看,又發現什么?(本數增加,要付的總數增加)如果買10本,要付的錢跟42元比會怎樣?
四、 解決問題,鞏固策略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略)
2.挑戰自己:“8枝鋼筆一共要用多少元?補充合適的條件,再解答。
五、全課總結。
張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