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除法 第三課時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加強正確運用算法進行計算的能力。
2、在對自己和他人計算分析的過程中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3、能運用所獲得的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能獨立運用所掌握的計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基本練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練習一(1)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指名口答,可以說說是怎樣想的。
(2)練習一(5)做完后并說說上下題目有區別?
(3)練習一(6)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填表 ,再觀察比較。
提問:你有什么發現?得到商不變。
讓學生積極探索,交流討論,初步體會到“商不變的規律”
2.筆算練習
(1)先說說下面每題的商是幾,再計算。
255÷40 348÷70 517÷60 462÷50
追問:為什么商都是一位數?
(2)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810÷30 534÷60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評講時提問:
(1)除的時候,先看被除數的前幾位?
(2)除到個位,不夠商1怎么辦?
你能判斷出商的位數嗎?根據什么來判斷的?
同學間可以討論交流,再逐步整理歸納:
(1)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如果前兩位數比除數小,就看被除數的前三位數;除數除到個位不夠商1就商0。
(2)根據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和除數的大小來判斷商的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可能是一位數,也可能是兩位數。
三、解決問題(補充)
1、3號船一次捕魚30筐,共960千克,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如果每筐可賣70元,總收入多少元?
學生列式解答。
2、 把480米的繩子剪成40段,每段再做成6根跳繩,這條繩子一共可以做成多少根跳繩?
引導學生有兩種思考方法:
(1) 直接用40×6=240根
(2) 480÷40=12(米)
12÷6=2(米)
480÷2=240(根)
3.教學思考題
如果第一次轉換發生在5時以后,則轉換的次數是
600÷30=20,20-1=19次。如果轉換恰好在5時,則轉換的次數是600÷30=20次。
四、布置作業:第5頁第3、4題
課前思考:
本課時有大量的口算和筆算,可以通過比較、交流,讓同學總結口算的方法,不斷擴大口算的范圍,提高口算的能力。筆算練習中學生先估計商是幾,商是幾位數,交流商是怎樣想到的,由此大多數的同學明白被除數里最多有幾個除數,商就是幾。
練習中的第六小題, 學生可以先計算、填表、再觀察、比較和交流,漫漫體會“商不變的規律”。
這節課的補差任務較重,除數是整十的計算,為下面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打下扎實的基礎。一個也不能漏掉。
教學反思:
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練習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來鞏固前兩天所學習的內容。通過學生的作業,我發現正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是有個別學生對于豎式計算有所混淆。本課還有一個要點就是教會學生在不列豎式的情況下試出商,通過教學我感到還有20%的學生還不能很好的掌握。需要在后面的教學中加強訓練。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大量的練習、比較;觀察病癥,修改錯況,大多數同學都有所進步,能很快確定商是幾,準確寫上商的位置。只有很少的同學還是沒有很好理解,一會把除數看成整十數,一會又看成是一位數,留下的余數不放心非要做到0為止。看來補差的任務還是很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