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單元 用計算器計算
一。教學目標1,增加用計算器計算是近幾年來小學數學教材改革的趨勢之一。計算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學生適時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2,使學生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并通過計算探索與發現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體驗到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優點,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感受到使用計算器在人類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
二。教學內容 教材第100~107頁。
三。教學要求1。在介紹計算器時,引導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了解計算器的基本構造和基本功能,再通過學生動手嘗試操作,明確操作步驟,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教學中通過生活中的使用計算器的場景,使學生從中感受到計算器在人們生活和生產中的價值。
3。在介紹計算器功能,認識計算器鍵盤的作用和操作方法時,注意讓學生嘗試操作,在相應的練習中讓學生進一步探索性學習,培養數感。
4。教材安排了你知道嗎,向學生介紹計算器有關的知識,引導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以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計算器功能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
四。課時安排(共計3課時)
認識計算器及計算方法 1課時
用計算器計算兩步式題材 1課時
練習十 1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計算器及其計算方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100~101頁。
【教學要求】1。通過生活中購買物品的現時情景,使學生在計算中感受到計算器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與價值,激發起學生對計算器的學習和使用興趣。
2。使學生認識電子計算器,知道電子計算器的構成,并學會使用。
【教學過程】一。 復習
1。口算:180+100 100-42 630+27 860-20 650+170
860-60 100×6 300×7 3×30 560÷80
2。 出示:5963×234 45875÷25
提問:這兩題可以口算嗎?
3。出示例題插圖。
4。揭示課題。
二。認識計算器
1。介紹電子計算器的種類和用途。
2。認識電子計算器。
(1)組織學生觀察計算器,了解外部特征和構造。
(2)認識計算器的顯示器和鍵盤。
(3)介紹鍵盤的功能。
三。電子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1。使用方法的學習。
2。實際運用。
(1)計算。38+27 30×18
(2)完成試一試。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說說運算順序,然后再練習。
四。計算中找規律
1。比賽計算“想想做做”第2題。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第4題。
(1)學生計算,填寫。
(2)組織學生尋找規律。
五。作業。
教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