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第1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內容:四年級上冊第65—67頁“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
2、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
教學重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的信息。
教學難點:整理、分析信息,選擇恰當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配套教材、設計的表格、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談話:小朋友,你買過東西嗎?出示情景圖:商店柜臺
提問:從圖上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2、再出示小朋友圖,問:你知道小芳用去了多少錢?
學生回答后,教師接著說: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要用到了兩個有用的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問題的解決,讓學生感知找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應該剔除無關信息,形成一種貫徹課始終的思路。]
二、主動探究,學習新知。
1、讓我們一起走進文具商店(出示例題圖)
提問:要求小華用去多少元,你需要用到上面的哪些信息?(根據學生回答,課件上字變色。)
你能什么辦法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使人一眼就看清楚。
學生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出示學生的表格形式: 小明 3本 18元 小華 5本 ?元
提問:這道題先算什么?18÷3=6(元)
再算什么?6×5=30(元)追問:為什么可以用6×5,強調理解小華和小明買的是同一種筆記本,單價不變。
[設計意圖:出示情境圖和問題時,讓學生直接找與問題相關的信息,這時需要將這么多的信息用一種簡單明了的方法進行整理,整理成為了一種需要,整理的方法成為學生學習的重點。]
過渡:你還能提什么問題?
2、小軍買了多少本,你們能先列表整理嗎?
你是搜集哪些數學信息列表整理的?(指名回答,師出示表格) 小明 3本 18元 小軍 ?本 42元
小明 5本 30元 小軍 ?本 42元
(學生根據列表整理的情況進行解答。)
列式為:18÷3=6(元) 或 30÷5=6(元)
42÷6=7(本) 42÷6=7(本)
3、(出示剛才的兩張表格)如果把兩次列的表格合并起來,(動態演示將表格式變為尖頭式)你能說出括號里的得數嗎?
3本 18元
5本 ( )元
( )本 42元
觀察表格,哪些數量在發生變化呢?(指名回答)
你還什么了發現?(課件出示結語)
[設計意圖:在解決完兩個問題后,進行表格的轉化,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發現了一些可變的數量和不變的數量以及一些變化規律,并通過語言的描述,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是緊密相連的。]
4、小結:仔細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用哪些方法來整理信息的?畫圖、列表整理信息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為我們解決問題的策略。
(板書課題) 畫圖
解決問題的策略
列表
今天我們重點學習列表整理的方法。
[設計意圖:在這時和學生談“解決問題的策略”,比起一開始就談策略,可以避免學生唐突,因為學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