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實錄與評析
【評析:“猜測一舉例驗證一歸納結論一運用”是教學運算律的主要思路,此處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形成。兩次列式得出兩個運算律,第一次重在方法的形成,第二次重在方法的運用。】
6.小結。(略)
四、鞏固練習。(作業紙)
1.你能在方框內填出合適的數嗎?
(45+36)+64=45+(36+□)
(72+20)+□=72+(20+8)
560+(140+70)=(560+□)+□
2.你能把得數相同的算式連一連嗎?
(1)72+16 a.(75+25)+48
(2)45+(88+12) b.16+72
(3)75+(48+25) c.(45+88)+12
真了不起!完成得這么好,還有兩道算式也想請你們幫幫忙呢,愿意嗎?如果這兩道算式得數相同,你就起立證明自己的觀點,看誰反應快!準備!
(84+68)+32 84+(68+23)
哎,站了又坐下去,怎么回事?不能連!為什么?(三個加數中有一個不同了)哪個加數不同?一個是32,一個是23,既然兩邊不等,那你知道哪邊大嗎?現在你有什么想說的?(看題要仔細)
【評析:巧用“上當法”,制造錯誤陷阱,使學生在不經意間犯錯。在一路都對的情況下,思維定勢讓學生必然要錯,然而,這樣的錯誤對于學生來說,記憶卻異常深刻,旨在使學生認識到,計算時一定要仔細看清題目。】
3.滲透簡算意識。
計算比賽:一二兩組算左邊,三四兩組算右邊,不寫過程,直接寫得數,半分鐘,看哪組速度最快!
45+(88+12) (45+88)+12
時間到!停筆!我宣布,一二兩組快!三四兩組慢!凌老師這樣評價,你們有話要說嗎?尤其是三四兩組!不公平?左邊算式中先算88加12,正好湊成100。右邊呢?(湊不成100)能湊整的快是嗎?
好,再來一題!這次公平一點,自己選擇,想算哪道就算哪道!師出示:75+(48+25) (75+25)+48
等于多少?你算的是哪道?為什么都選這道?因為先算75加25正好得到100。
原來巧用運算律還能使一些計算更簡便呢!這就是我們下一節課研究的內容!
【評析:根據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是下面的內容,對學生來說并不難。但要讓學生形成簡便計算的意識,比會進行簡便計算更重要。因此此處通過口算比賽,讓學生在比先后的過程中,萌發如何計算快的意識,其實就是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的過程,繼而在自選口算題的過程中,學生能自發地運用運算律。在這里,無需教師過多的講解,學生在計算中便感受到了運算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