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認識毫升》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15―17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具體的觀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聯系實際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觀念。
2.掌握升和毫升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4.使學生聯系實際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感知毫升以及升和毫升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滴管、水、量杯、飲料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個容量單位:升。
能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關于升的知識嗎?
2.今天給大家介紹位新朋友,揭示課題:毫升(板書)
二.感知、操作、體驗
(一)請看圖片,細心觀察:
500毫升橙汁 750ml洗發水
250毫升豆奶 100 ml酸奶……
從這些圖片里,你了解到什么?還有什么發現嗎?
讓學生在觀察中初步感受:計量比較少的液體,常用“毫升”作單位。
它還可以用符號“ml”表示。
(二)看一看,玩一玩,體驗1毫升
1.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生答)
你們看,這是一個10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就是1毫升。
看了這1毫升水,有什么想法?
(很少,體會1毫升是很小的計量單位)
2.小組活動: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毫升水。
看看,多少滴水大約是1毫升?
把這1毫升水倒在桌上,或你的手心里,重嗎?多嗎?(很少,很輕)
(三)說一說,倒一倒,感受幾到幾十毫升
1.這些小容器你們一定也見過。里面各有多少毫升藥水?
(多媒體出示圖片:針筒、鹽水袋、口服液、眼藥水)
(介紹一下勺子的容量)
2.每個小子都帶來家里的小容器了吧。請你們拿出來吧。
它們是:碗、杯子、保鮮盒
請每個小組根據這樣的要求來試一試。
把50毫升水分別倒入這幾個容器里,觀察:水面各在哪里?
3.估一估
你能估計一下,這只碗的容量大約是多少嗎?杯子呢?
你知道嗎?人體每天需要的水份大約是1600毫升。一杯200毫升左右的話,一個人,每天要喝8杯水。
保鮮盒的容量呢?猜一猜。我們來看一看,它的容量到底是多少?
4.師:通過剛才的活動,相信你們對家里,身邊常見的容器的容量,都能進行正確的估計了吧。
相信今后你在生活中,會常常用到這個本領的。
(四)體驗更大的毫升數及升與毫升的進率
1.好,剛才你是用什么又快又準量出50ml的水的呢?(燒杯,看刻度)
我這里也有,你能看著刻度說出里面有多少毫升水嗎?
100毫升(請你來掂一掂) 250毫升 500毫升
瞧,這是一個我們自己制作的量器。里面有……1升水。
現在我要把他倒入這樣的量杯里,每杯500毫升,能倒幾杯呢?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1升=1000毫升)
2.4升=( )毫升 (怎么想的?) 2000毫升=( )升(怎么想?)
9升=( )毫升 5000毫升=( )升
3.今天都帶了飲料來了吧。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這瓶里有多少飲料嗎?
100毫升 200毫升 250毫升……
拿出一瓶橙汁,500毫升。想想,這種飲料需要幾瓶正好是1升。
250毫升呢?100毫升呢?
4.講到現在,我可真渴。√貏e是看到你們帶了這么多的飲料。
能讓我喝一口嗎?我想喝100ml左右就夠了。誰能幫我倒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