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與角》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鈍角的基礎上,感知了圖形的旋轉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教學的。教材從旋轉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出平角和周角。為下一步學習角的度量打基礎。課堂設計說明: 讓學生用學具旋轉依次得到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使學生體會到在這里所有角的形成是通過旋轉得到的,并且把以前學習的角和新認識的角結合起來復習了一遍,使學生對角的認識更加系統化;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平角、周角的特征,訓練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為使學生能更直觀的觀察、體驗角的形成,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我使用農遠工程搜索并下載了動畫素材,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 教學內容:認識平角、周角。(教材第24、25頁)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2.通過教學,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種叫之間的關系。3.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1.正確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發現五種角之間的聯系和區別。2.知道五種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種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1.每個學生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活動角。2.每個學生準備一副三角尺。3.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 導入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活動角,固定其中一條邊,旋轉另一條邊。旋轉出銳角、直角、鈍角,同位互相判斷對錯。”教師巡視,個別學生進行指導幫助。請學生演示,并在黑板上畫出三種角。師追問:你怎樣驗證的呢?(學生可以用三角尺驗證)銳角、鈍角和直角有什么關系?(銳角小于直角,鈍角大于直角)2.課件出示一個角,請學生說出角的組成部分。3.結合“線的認識”,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刻畫出角。把角看成一條射線圍繞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這個端點就是角的頂點,這條射線就是角的邊。4.揭示課題并板書。以上的叫是旋轉而形成的圖形,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就是“旋轉與角”。5.師設問:“如果繼續旋轉會怎樣?” 二、 探究新知1.學生帶著疑問繼續旋轉活動角,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2.請學生翻開書本,從書中找出這兩種角的名稱:①叫做平角,②叫做周角。如果有學生擺出了這樣的角: 老師也給予肯定,它的名字叫優角,但不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角。3.課件出示平角的圖形。① 請學生說出平角的特征,教師邊總結邊板書。 角的兩條邊旋轉至同一條直線上。 有兩個直角那么大。② 師問:平角與直線有什么區別?③ 請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平角的存在。④ 課件展現扇面展開動畫,師追問:圍繞哪一點旋轉的?形成什么角?⑤ 學生在教材第25頁第2題處用鉛筆畫出平角。請學生上黑板板演,大家集體訂正。4.課件出示周角的圖形。① 請學生說出周角的特征,教師邊總結邊板書。 角的兩邊旋轉至重合。 相當于2個平角,4個直角。② 師問:周角與射線有什么區別?③ 請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周角的存在。④ 課件展現摩天輪轉動的動畫,師追問:圍繞哪一點旋轉的?形成什么角?⑤ 學生在教材第25頁第2題處用鉛筆畫出周角。請學生上黑板板演,大家集體訂正。5.認認角① 課件展示體操運動員在單杠上表演的動畫。請學生說出運動員在擺動過程中與單杠形成的是什么角?在認角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鈍角是大于直角小于平角的,并板書。② 教師模仿交通警察在執勤。在用雙手指揮交通時,請學生說出以頭部為頂點,雙臂形成了哪些角? 三、 課堂作業1.按照角從大到小的順序說出五種角。2.教材第25頁第1題。學生先獨立解答。師巡視,個別輔導。教師在鐘面上依次撥出不同的時刻,學生說出時針和分針形成的是什么角。 四、 課堂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五、 思維訓練 用一副三角尺能否拼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